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机械制造工艺论文--计算机集成制造论文

现代制造环境下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1 绪论第10-30页
   ·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·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与分析第12-25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第12-24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4-25页
   ·论文的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第25-26页
     ·课题来源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26页
   ·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内容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创新点第26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6-2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9-30页
2 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过程及其效率第30-41页
   ·现代制造环境第30-32页
     ·现代制造环境的描述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现代制造环境的特点第31-32页
   ·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过程第32-34页
     ·设计型知识工作的含义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设计型知识工作过程的特征第33-34页
   ·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的认知过程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·设计型知识工作认知过程的内涵第34-35页
     ·设计型知识工作的认知运作过程第35-37页
   ·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第37-40页
     ·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内涵第38页
     ·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性质第38-39页
     ·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外延第39-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0-41页
3 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度量第41-53页
   ·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维度的调查研究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  ·测量工具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样本采集第42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·效率维度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第43-49页
     ·信度分析第43页
     ·效度检验第43-45页
     ·效率维度的提炼第45-48页
     ·效率维度“非均衡性”的提出第48-49页
   ·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度量模型第49-52页
     ·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度量的初始模型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初始模型有效性的实验验证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初始模型的修正和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度量模型的建立第51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3页
4 基于认知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假设和概念模型第53-58页
   ·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假设第53-56页
   ·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第56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8页
5 面向非结构化任务的设计型知识工作认知过程实验第58-81页
   ·设计认知过程研究方法概述与比较第58-60页
     ·设计认知过程研究方法概述第58-59页
     ·设计认知过程研究方法的分析和比较第59-60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60-67页
     ·实验任务第60-61页
     ·实验对象第61页
     ·实验设备及材料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实验程序和要求第62页
     ·实验变量及衡量方法第62-67页
   ·实验结果第67-77页
     ·原案数据的可靠性第67-68页
     ·检验假设1第68-73页
     ·检验假设2第73-77页
   ·分析与讨论第77-80页
     ·对假设1 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77-79页
     ·对假设2 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79-80页
   ·结论第8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0-81页
6 面向半结构化任务的设计型知识工作认知过程实验第81-90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81-84页
     ·实验任务第81页
     ·实验对象第81-82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备与材料第82页
     ·实验程序和要求第82-83页
     ·实验变量和衡量方法第83-84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4-88页
     ·检验假设3第84-88页
     ·对假设3 检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88页
   ·结论第8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8-90页
7 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修正和效率优化第90-95页
   ·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的修正第90-91页
   ·改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对策与建议第91-92页
   ·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优化模型第92-9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4-95页
8 结论和展望第95-97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95-96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96-97页
致谢第97-98页
参考文献第98-106页
附录第106-111页

论文共11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LED照明的MEMS光栅光调制器的光学投影系统分析与设计
下一篇:基于液压伺服控制的动静压轴承设计理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