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渗入系构建及产量性状的QTL定位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野生稻AB-QTL 定位和渗入系研究进展第10-40页
   ·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的研究进展第10-13页
     ·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籼粳分化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·分子标记和QTL 分析原理第13-23页
     ·分子标记的发展和类型第13-16页
     ·数量性状位点(QUANTITATIVE TRAIT LOCUS,QTLS)第16-18页
     ·QTL 的原理及定位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·QTL 统计分析作图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·高代回交QTL 分析法第23-34页
     ·高代回交QTL 分析法的提出和概念第23-26页
     ·AB-QTL 分析的具体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·AB 群体的构建第28-29页
     ·AB-QTL 分析法的特性第29-31页
     ·AB-QTL 分析法的应用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展望第33-34页
   ·渗入系构建及其在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发掘中的应用第34-38页
     ·渗入系的提出及构建第34-36页
     ·渗入系在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发掘中的应用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渗入系的优越性第37-38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的问题第38-40页
第二章 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AB 群体的构建及评价第40-61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40-45页
     ·群体构建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田间试验及性状考察第41页
     ·BC_3F_1 株系的SSR 分析第41-44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44-45页
     ·野生稻片段渗入比例的计算方法第45页
   ·结果和分析第45-56页
     ·农艺性状的统计分析第45-52页
     ·标记基因型分析第52-56页
   ·讨论第56-61页
     ·供体亲本的选择及AB 群体的评价第56页
     ·标记的多态性和分离第56-58页
     ·野生稻渗入片段分析第58页
     ·AB 群体的构建和利用第58-61页
第三章 利用AB-QTL 分析法定位广东高州野生稻中的产量相关基因第61-80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61-63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61页
     ·性状考察第61-62页
     ·DNA 提取和SSR 分析第62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62页
     ·QTL 命名原则第62-63页
   ·结果和分析第63-69页
     ·双亲间形态性状比较第63页
     ·群体产量相关性状表现第63-64页
     ·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QTL 分析第64-69页
   ·讨论第69-80页
     ·产量相关性状的QTL 定位第69-72页
     ·高野中的有利基因及其利用第72-80页
第四章 高州普通野生稻初级渗入系的构建及其分析第80-89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80-81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80页
     ·性状考察第80-81页
     ·DNA 提取和SSR 分析第81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8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81-86页
     ·渗入系构建第81-82页
     ·高州普野渗入系表型分析第82-83页
     ·渗入片段分析第83-86页
     ·高州普野渗入系全基因组图示基因型第86页
   ·讨论第86-89页
     ·构建渗入系的方法第86-87页
     ·进一步的研究策略和渗入系的利用第87-89页
结论第89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100页
附录第100-106页
致谢第106-107页
作者简介第107页

论文共10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施氮对棉花养分吸收规律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
下一篇:新疆紫草毛状根生物学活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