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前言 | 第11-12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| ·胡萝卜的特点及其利用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胡萝卜的主要特点 | 第12-13页 |
| ·胡萝卜的利用现状 | 第13页 |
| ·天然活性物质的特点、资源、应运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天然活性物质的特点 | 第13-14页 |
| ·天然活性物质的资源 | 第14页 |
| ·天然活性物质的应运现状 | 第14页 |
| ·胡萝卜中四种天然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 | 第14-16页 |
| ·β-胡萝卜素 | 第14-15页 |
| ·叶绿素 | 第15-16页 |
| ·花青素 | 第16页 |
| ·天然活性物质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| 第16页 |
| ·天然活性物质的前景展望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·试验材料与地点 | 第17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17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17页 |
| ·试验地点 | 第17页 |
| ·试验时间 | 第17页 |
| ·数据分析软件 | 第17页 |
| ·试验设计与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·胡萝卜种植过程及生长情况 | 第17页 |
| ·β-胡萝卜素测定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叶绿素、类胡萝卜素测定方法 | 第18页 |
| ·花青素测定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19-31页 |
| ·Β—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| 第19-22页 |
| ·不同品种胡萝卜β—胡萝卜素平均含量变化 | 第19页 |
| ·不同品种胡萝卜心部上中下三段β—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| 第19-21页 |
| ·不同品种胡萝卜皮部上中下三段β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| 第21-22页 |
| ·叶绿素A、B 的含量变化 | 第22-24页 |
| ·不同品种胡萝卜叶绿素a 平均含量变化 | 第22页 |
| ·不同品种胡萝卜叶绿素b 平均含量变化 | 第22-24页 |
| ·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 | 第24-27页 |
| ·不同品种胡萝卜类胡萝卜素平均含量变化 | 第24-25页 |
| ·不同品种胡萝卜心部上中下三段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| 第25-26页 |
| ·不同品种胡萝卜皮部上中下三段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| 第26-27页 |
| ·花青素的含量变化 | 第27-31页 |
| ·不同品种胡萝卜花青素平均含量变化 | 第27-28页 |
| ·不同品种胡萝卜心部上中下三段花青素含量变化 | 第28-29页 |
| ·不同品种胡萝卜皮部上中下三段花青素含量变化 | 第29-31页 |
|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 | 第31-33页 |
| ·Β—胡萝卜素 | 第31页 |
| ·胡萝卜肉质根中β—胡萝卜素平均含量 | 第31页 |
| ·心部与皮部 | 第31页 |
| ·上中下三段 | 第31页 |
| ·叶绿素A | 第31页 |
| ·叶绿素B | 第31-32页 |
| ·类胡萝卜素 | 第32页 |
| ·胡萝卜肉质根中类胡萝卜素平均含量 | 第32页 |
| ·心部与皮部 | 第32页 |
| ·上中下三段 | 第32页 |
| ·花青素 | 第32页 |
| ·四个品种胡萝卜中花青素总体含量 | 第32页 |
| ·心部与皮部 | 第32页 |
| ·上中下三段 | 第32页 |
| ·四个品种胡萝卜肉质根中色素含量与色素合成的关系 | 第32-33页 |
| 第五章 创新与展望 | 第33-36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33页 |
| ·展望 | 第33-3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6-40页 |
| 致谢 | 第40-42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