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·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关于纳斯达克监管模式 | 第12-13页 |
·关于纳斯达克信息披露制度 | 第13页 |
·关于纳斯达克做市商制度监管 | 第13-14页 |
·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写作创新之处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纳斯达克监管模式概述 | 第17-30页 |
·纳斯达克监管法律制度 | 第17-18页 |
·纳斯达克监管主体 | 第18-26页 |
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| 第18-21页 |
·美国金融业监管局 | 第21-24页 |
·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| 第24-26页 |
·纳斯达克监管模式的特点 | 第26-29页 |
·纳斯达克监管模式的特点 | 第26-27页 |
·纳斯达克监管模式的发展趋势 | 第27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纳斯达克信息披露制度 | 第30-43页 |
·信息披露制度概述 | 第30-37页 |
·首次信息披露制度 | 第30-32页 |
·持续信息披露制度 | 第32-37页 |
·信息披露制度改革 | 第37-41页 |
·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 | 第37-38页 |
·《1995年私人诉讼改革法》 | 第38-39页 |
·《萨班斯法案》 | 第39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4章 纳斯达克做市商制度监管 | 第43-54页 |
·纳斯达克做市商制度概述 | 第43-46页 |
·做市商制度的特点 | 第43-44页 |
·纳斯达克做市商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| 第44-46页 |
·纳斯达克做市商监管规则 | 第46-53页 |
·做市商的监管 | 第46-48页 |
·做市商报价的监管 | 第48-50页 |
·做市商其它行为的监管 | 第50-52页 |
·监管做市商的机构部门 | 第52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5章 纳斯达克监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| 第54-74页 |
·我国证券监管模式及完善建议 | 第54-61页 |
·我国证券监管模式现状 | 第54-58页 |
·完善我国证券监管的建议 | 第58-61页 |
·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| 第61-65页 |
·我国主板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| 第61-63页 |
·完善我国创业板信息披露制度 | 第63-65页 |
·我国创业板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探讨 | 第65-69页 |
·我国做市商的资格 | 第65-67页 |
·我国做市商的义务 | 第67-68页 |
·对我国做市商制度的监管 | 第68-69页 |
·纳斯达克监管制度漏洞分析及对创建我国创业板的启示 | 第69-73页 |
·发展与监管 | 第69-70页 |
·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 | 第70-72页 |
·信用评级机构监管 | 第72-7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结论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