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财政收入、支出论文--税收论文

我国税务流程再造研究

内容提要第1-8页
绪论第8-20页
 (一) 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(二) 研究的现状第9-15页
 (三) 研究的内容第15-17页
 (四) 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第17-20页
一、流程再造理论及其实践趋势第20-48页
 (一) 流程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第20-22页
  1. 理论的诞生第20-21页
  2. 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第21-22页
 (二) 流程再造理论的基本内容第22-37页
  1. 流程再造的理论内涵第22-24页
  2. 实施流程再造应遵循的原则第24-26页
  3. 实施流程再造的方法和步骤第26-37页
 (三) 流程再造理论在政府领域中的实践探索及其借鉴第37-48页
  1. 政府流程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第37-38页
  2. 政府流程再造的概念内涵和指导原则第38-41页
  3. 西方部分发达国家政府流程再造的借鉴第41-48页
二、我国实施税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48-62页
 (一) 我国税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第48-54页
  1. 税务流程再造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第48-49页
  2. 税务流程再造是税收征管工作流程优化的必然趋势第49-50页
  3. 税务流程再造是税务组织机构改革的现实要求第50-54页
 (二) 我国税务流程再造的可行性第54-62页
  1. 流程再造理论的理念支撑第54-55页
  2. 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2.0版的技术支持第55-62页
三、我国税务流程再造的基本思路第62-94页
 (一) 我国税务流程再造的作用及目标第62-63页
  1. 税务流程再造的作用第62页
  2. 税务流程再造的目标第62-63页
 (二) 我国税务流程再造的原则和标准第63-65页
  1. 税务流程再造的原则第63-64页
  2. 税收征管业务再造成功的标准第64-65页
 (三) 我国税务流程再造的指导思想与方法第65-67页
  1. 税务流程再造的指导思想第65-66页
  2. 税务流程再造的方法第66-67页
 (四) 我国税务流程再造的总体思路第67-70页
  1. 吸收政府流程再造理论的先进思想第67-68页
  2. 建立税收征收管理新模式第68页
  3. 科学设计税务流程再造总体框架第68-69页
  4. 突出税务流程再造核心第69-70页
 (五) 我国税务流程再造的具体方案第70-94页
  1. 税务流程再造的总体框架第70页
  2. 税收征收管理系统构成系列业务的再造第70-80页
  3. 税收征收管理系统初级业务的优化第80-90页
  4. 调整税务系统组织机构设置第90-94页
四、我国税务流程有效运行的控制与保障第94-100页
 (一) 理念更新第94-95页
  1. 变传统的管理者心态为现代的服务者心态第94页
  2. 提高干部自身素质是再造成功的内在保障第94-95页
  3. 强化绩效管理理念第95页
 (二) 技术支持第95-96页
  1. 加快采集信息电子化步伐,促进税收信息高效性第95页
  2. 推进管理运行网络化进程,实现税收管理社会化第95-96页
  3. 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,提升税收征管科学化第96页
  4. 培养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,增强税收工作有效性第96页
 (三) 制度保障第96-97页
  1. 完善税务流程运行机制第96-97页
  2. 建立健全税务流程监控制度第97页
  3. 更新税务流程考评制度第97页
 (四) 文化建设第97-100页
  1. 税务精神文化建设第98页
  2. 税务制度文化建设第98页
  3. 税务行为文化建设第98页
  4. 税务物态文化建设第98-100页
五、我国税务流程再造的个案探索第100-116页
 (一) 实施流程再造的背景第100-101页
  1. 组织机构的现状第100-101页
  2. 信息技术的高效性难以发挥第101页
  3. 纳税服务功能难以体现第101页
 (二) 流程再造的具体方案第101-105页
  1. 确定税收征管业务主流程第101-102页
  2. 以流程为导向进行机构调整和职能配置第102页
  3. 优化税收征收管理业务子流程第102-103页
  4. 科学界定流程各环节内容第103-105页
 (三) 流程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第105-106页
  1. 执法监督机制第105页
  2. 绩效评价机制第105-106页
 (四) 流程再造的风险管理第106-114页
  1. 税收风险管理的意义第106-107页
  2. 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做法第107-113页
  3. 税收风险管理的成效第113-114页
 (五) 流程再造的完善建议第114-116页
  1. 加强对计算机和税收业务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第115页
  2. 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协调发展第115页
  3. 建立预防应急机制第115-116页
结语第116-118页
参考文献第118-132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第132-134页
后记第134-135页
中文摘要第135-138页
英文摘要第138-141页

论文共1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与蔓延
下一篇:中国税负水平的制度分析与优化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