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理股票期权的契约优化研究--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
内容提要 | 第1-9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15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·研究选题的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·论文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| 第15-34页 |
·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阐述 | 第15-27页 |
·企业契约理论 | 第15-18页 |
·委托-代理理论 | 第18-20页 |
·企业效率理论 | 第20-22页 |
·人力资本理论 | 第22-24页 |
·产权理论 | 第24-26页 |
·控制权转移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股票期权激励的实证分析 | 第27-32页 |
·美国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中国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简要评述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32-34页 |
第3章 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内涵 | 第34-42页 |
·经理股票期权的性质 | 第34-37页 |
·经理股票期权与股票期权 | 第34-36页 |
·经理股票期权的特点 | 第36-37页 |
·经理股票期权制度优势 | 第37-39页 |
·三种薪酬激励机制比较 | 第39-42页 |
第4章 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 | 第42-51页 |
·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模型 | 第42-45页 |
·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模型基本假设 | 第42-43页 |
·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模型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经理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 | 第45-46页 |
·经理人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·契约优化设计的理论分析 | 第48-51页 |
第5章 中美经理股票期权契约比较研究 | 第51-72页 |
·美国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及契约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美国经理股票期权的类型和授予股票的来源 | 第52页 |
·经理股票期权计划的授予对象和管理机构 | 第52-53页 |
·经理股票期权契约要素 | 第53-54页 |
·美国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基础 | 第54-56页 |
·完善的法规制度 | 第54页 |
·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| 第54-55页 |
·健全有效的资本市场 | 第55页 |
·市场化的经理人选择机制 | 第55-56页 |
·美国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负效应 | 第56-60页 |
·免费期权制度造成经理人激励与约束不对称 | 第56页 |
·加剧社会两极分化,激化企业内部矛盾 | 第56-57页 |
·业绩考核指标不合理导致激励与监督失衡 | 第57-58页 |
·侵蚀了企业利润,稀释了原有股东的利益和权利 | 第58页 |
·经理人为谋取利益而操纵股价的道德风险日益显现 | 第58-59页 |
·董事会本身的代理问题导致薪酬监督问题 | 第59-60页 |
·美国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| 第60-62页 |
·规范的资本市场是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前提 | 第60-61页 |
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保证 | 第61-62页 |
·股票期权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| 第62-63页 |
·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演化 | 第63-68页 |
·延期支付模式 | 第63-64页 |
·经营者持股模式 | 第64-65页 |
·业绩股票模式 | 第65-66页 |
·虚拟股票模式 | 第66-67页 |
·股票增值权模式 | 第67-68页 |
·中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及契约分析 | 第68-72页 |
·中国经理股票期权激励类型 | 第68-69页 |
·授予股票的来源 | 第69页 |
·行权资金来源 | 第69页 |
·经理股票期权计划的授予对象 | 第69-70页 |
·股票数量和分配情况 | 第70页 |
·股票期权契约要素 | 第70-72页 |
第6章 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| 第72-141页 |
·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 | 第72-87页 |
·股权分置改革与股权激励 | 第72-73页 |
·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 | 第73-79页 |
·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实施现状 | 第79-87页 |
·股票期权定价模型研究 | 第87-94页 |
·Black-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 | 第87-89页 |
·模型中的参数估计 | 第89-94页 |
·B-S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| 第94-99页 |
·股票期权价格对S 的敏感性分析 | 第95页 |
·股票期权价格对K 的敏感性分析 | 第95-96页 |
·股票期权价格对T 的敏感性分析 | 第96-97页 |
·股票期权价格对r 的敏感性分析 | 第97-98页 |
·股票期权价格对σ的敏感性分析 | 第98-99页 |
·B-S 模型参数敏感性的实证检验 | 第99-136页 |
·对样本数据的选择 | 第99-103页 |
·对样本数据的实证检验 | 第103-136页 |
·我国经理股票期权契约的优化建议 | 第136-141页 |
·行权价的优化 | 第137-138页 |
·行权有效期和行权限制期的优化 | 第138页 |
·行权时机、行权安排的优化 | 第138-139页 |
·授予股票期权数量的优化 | 第139-140页 |
·业绩考核指标的优化 | 第140-141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41-146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141-143页 |
·经理股票期权机制的积极作用 | 第141-142页 |
·B-S 期权定价模型实证结论 | 第142-143页 |
·我国经理股票期权契约优化建议 | 第143-144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44-1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6-158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| 第158-159页 |
后记 | 第159-162页 |
论文摘要 | 第162-165页 |
Abstract | 第165-1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