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地震灾害的严重性 | 第9-12页 |
·唐山大地震 | 第9-10页 |
·四川汶川大地震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5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结构抗震控制概念和空间结构抗震控制 | 第17-31页 |
·工程结构的被动抗震控制 | 第19-21页 |
·隔震结构体系 | 第19-21页 |
·结构耗能减震技术 | 第21页 |
·结构被动调谐减震控制技术 | 第21页 |
·工程结构的主动抗震控制 | 第21-24页 |
·基本概念和分类 | 第21-24页 |
·控制原理 | 第24页 |
·空间网架结构的抗震控制 | 第24-29页 |
·空间结构概述 | 第24-26页 |
·大跨空间结构体系的减震控制 | 第26-29页 |
·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本构模型及力学性能试验 | 第31-41页 |
·形状记忆合金(SMA) 材料的主要特性 | 第31-32页 |
·形状记忆效应 | 第31页 |
·超弹性效应 | 第31-32页 |
·本构模型 | 第32-37页 |
·本构模型的类型 | 第32页 |
·Brinson 本构模型 | 第32-37页 |
·相变超弹性效应的本构模型 | 第37页 |
·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 | 第37-39页 |
·试验装置 | 第38-39页 |
·试验内容 | 第39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形状记忆合金被动拉索及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41-51页 |
·形状记忆合金(SMA) 被动拉索系统 | 第41-42页 |
·结构控制运动方程 | 第42-44页 |
·基本假定 | 第42-43页 |
·运动方程及运动方程的解法 | 第43-44页 |
·ANSYS 有限元程序及工程结构的建模 | 第44-50页 |
·程序简介 | 第44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44-46页 |
·大跨空间结构模型的建立 | 第46-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形状记忆合金被动拉索控制结构地震反应的有限元分析 | 第51-71页 |
·控制方案确定 | 第51页 |
·模型的模态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大跨空间网架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 | 第53-58页 |
·地震波的选取以及地震波的调整 | 第53-56页 |
·模型施加地震波 | 第56-58页 |
·形状记忆合金(SMA) 被动拉索控制效果分析 | 第58-68页 |
·拉索对位移控制效果的分析 | 第58-61页 |
·拉索对加速度控制效果的分析 | 第61-65页 |
·初始状态(拉索初应变)对控制效果影响的分析 | 第65-68页 |
·形状记忆合金(SMA) 被动拉索控制结果分析 | 第68-71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1-72页 |
·展望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附录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