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美学论文

当代审美泛化的现状、解构及其走向研究

 摘要第1-4页
 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3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7-9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及方法第9-11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1-13页
第二章 审美泛化的内涵界定与研究现状第13-21页
   ·审美泛化的历史渊源第13-17页
     ·“美是生活”的传统命题第14页
     ·“生活实践”的现代奠基第14-15页
     ·“现代美学”的生活路向第15-17页
   ·审美泛化的内涵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·审美泛化的现状分析第18-21页
     ·艺术与生活的历史疏离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审美泛化在中国的现实际遇第19-21页
第三章 审美泛化的解构第21-35页
   ·生活审美化—无往而不是艺术第21-26页
     ·生活审美化的理论分析第22-24页
     ·生活审美化的多层面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·审美生活化—非艺术的艺术第26-30页
     ·审美生活化的理论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审美生活化的代表阶段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·二者的辩证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  ·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化相互同一第30-32页
     ·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化相互区别第32-35页
第四章 审美泛化的模型构建与解析第35-39页
   ·审美泛化运动模型的两种形式第35-38页
   ·审美泛化全息运动模型的解读第38-39页
第五章 审美泛化的走向分析第39-45页
   ·艺术回归现实生活第39-43页
     ·艺术与“非艺术”边界模糊第39-41页
     ·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边界模糊第41-43页
   ·艺术终结与新生第43-45页
第六章 审美泛化的现实意义第45-49页
   ·审美泛化的美学意义——美学的重构第45-46页
   ·审美泛化的社会意义——生活的和谐第46-49页
第七章 研究总结与展望第49-51页
   ·总结第49-50页
   ·展望第50-51页
致谢第51-53页
注释第53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个人研究成果第61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弗洛伊德“三我”理论与人类美感机制的研究
下一篇:大众文化的审美存在与审美现代性批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