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·餐厨垃圾特点及加工 | 第12页 |
·地沟油 | 第12页 |
·复合蛋白饲料 | 第12页 |
·堆肥处理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餐厨垃圾处理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美国餐厨垃圾处理情况 | 第12-13页 |
·日本餐厨垃圾处理情况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餐厨垃圾新工艺处理方法 | 第14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社会意义 | 第14页 |
·环保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安全意义 | 第15页 |
·经济价值 | 第15页 |
·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| 第15-17页 |
·餐厨垃圾制备复合蛋白饲料的研究 | 第15页 |
·油水混合物中分离出废弃油脂并脱色 | 第15页 |
·利用从餐厨垃圾中提取的油脂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 | 第15页 |
·利用餐厨垃圾挤压液制备肥料的研究 | 第15页 |
·餐厨垃圾处理中苍蝇的研究与防治 | 第15-16页 |
·餐饮废油制备硬脂酸与油酸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餐厨垃圾制备复合蛋白饲料的研究 | 第17-2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材料 | 第17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1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17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8-22页 |
·蒸煮中不同温度对水分去除的影响 | 第18页 |
·发酵时间对蛋白含量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·挤压条件的确定 | 第19-20页 |
·根据干燥方式绘制干燥曲线及干燥速率曲线 | 第20-22页 |
·结论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餐厨垃圾处理中油脂和水分的去除 | 第23-2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材料 | 第23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3页 |
·蒸煮对油脂水分去除的影响 | 第23页 |
·酶解对表面油脂去除的影响 | 第23页 |
·挤压过程中压力对油脂水分去除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4-27页 |
·蒸煮条件的确定 | 第24-25页 |
·酶解条件的确定 | 第25-26页 |
·挤压条件的确定 | 第26-27页 |
·结论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餐厨垃圾中提取的废弃油脂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 | 第28-41页 |
·原料、药品及实验仪器 | 第28-29页 |
·原料 | 第28页 |
·药品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9-32页 |
·餐厨垃圾中回收油脂的分析 | 第29页 |
·实验方案 | 第29-30页 |
·酯化反应 | 第30-31页 |
·酯交换反应实验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7页 |
·酯化反应实验结果 | 第32-36页 |
·酯交换反应正交实验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产品的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37-39页 |
·分析结果 | 第39-40页 |
·结论 | 第40-41页 |
第5章 餐饮废油制备硬脂酸与油酸的研究 | 第41-4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41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41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4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5页 |
·脱色温度及脱色时间的确定 | 第42-43页 |
·皂化条件确定 | 第43-45页 |
·结论 | 第45-46页 |
第6章 餐厨垃圾挤压液制备肥料的研究 | 第46-5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6页 |
·材料 | 第46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46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复合改性膨润土的制备 | 第46页 |
·实验内容和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分析指标和分析方法 | 第4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7-49页 |
·最佳絮凝剂的确定 | 第47页 |
·改性膨润土最适pH 确定 | 第47-48页 |
·膨润土最佳投入量的确定 | 第48-49页 |
·确定膨润土与明矾最佳投放比例 | 第49页 |
·结论 | 第49-50页 |
第7章 餐厨垃圾处理中苍蝇的研究与防治 | 第50-5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0页 |
·材料 | 第50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5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5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4页 |
·苍蝇各阶段生长中的影响因素 | 第50-54页 |
·结论 | 第54-56页 |
·餐厨垃圾收集运输中防治 | 第55页 |
·餐厨垃圾加工过程防治 | 第55页 |
·环境防治 | 第55页 |
·气候防治 | 第55-56页 |
研究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