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海事留置权制度
目录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海事留置权概述 | 第9-13页 |
第一节 留置权综述 | 第9-10页 |
一、留置权的涵义 | 第9页 |
二、留置权的特征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我国海事留置权制度概述 | 第10-13页 |
一、海事留置权的涵义 | 第10页 |
二、海事留置权的特殊性 | 第10-11页 |
三、海事留置权的分类 | 第11页 |
四、我国《海商法》对海事留置权的规定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造船人、修船人的船舶留置权 | 第13-24页 |
第一节 船舶留置权的涵义及特征 | 第13-14页 |
一、船舶留置权的涵义 | 第13页 |
二、船舶留置权的特征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船舶留置权的取得与效力 | 第14-18页 |
一、船舶留置权的取得 | 第15-16页 |
二、船舶留置权的效力 | 第16-18页 |
第三节 船舶留置权的实现与消灭 | 第18-20页 |
一、船舶留置权的实现 | 第18-19页 |
二、船舶留置权的消灭 | 第19-20页 |
第四节 与船舶留置权易混淆的权利 | 第20-24页 |
一、船舶留置权与船舶扣押权 | 第20-21页 |
二、船舶留置权与船舶优先权 | 第21-22页 |
三、船舶留置权与船舶抵押权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承拖方的留置权 | 第24-27页 |
第一节 承拖方留置权概述 | 第24页 |
第二节 承拖方留置权的效力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承拖方的留置权与海难救助方留置权的区别 | 第25-27页 |
第四章 海难救助方留置权与打捞方留置权 | 第27-33页 |
第一节 海难救助方留置权概述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海难救助方留置权的主体 | 第28-29页 |
一、权利主体 | 第28页 |
二、义务主体 | 第28-29页 |
第三节 海难救助方留置权的标的 | 第29页 |
第四节 海难救助方留置权的内容 | 第29-30页 |
一、海难救助方留置权的实现 | 第29-30页 |
二、海难救助方留置权的受偿顺序 | 第30页 |
第五节 打捞方留置权 | 第30-33页 |
一、打捞方留置权概述 | 第31页 |
二、海难救助方留置权与打捞方留置权 | 第31-32页 |
三、特殊的问题 | 第32-33页 |
第五章 承运人的货物留置权 | 第33-42页 |
第一节 承运人留置权概述 | 第33页 |
第二节 海上货物留置权的行使方式 | 第33-34页 |
一、船上留置 | 第33-34页 |
二、岸上留置 | 第34页 |
第三节 海上货物留置权的效力 | 第34-39页 |
一、海上货物留置权的担保范围 | 第35-36页 |
二、留置物的所有权问题 | 第36-38页 |
三、货物留置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 | 第38-39页 |
第四节 无船承运人的留置权 | 第39-40页 |
第五节 对集装箱货物行使留置权 | 第40-42页 |
一、集装箱为承运人所有时对货物的留置权 | 第40-41页 |
二、集装箱为承运人租赁时对货物的留置权 | 第41-42页 |
第六章 租船合同中的留置权 | 第42-48页 |
第一节 概述 | 第42页 |
第二节 航次租船合同中的留置权 | 第42-45页 |
一、航次租船合同中留置权的涵义 | 第42-43页 |
二、航次租船合同中的责任终止条款 | 第43-44页 |
三、留置权担保的债权范围 | 第44-45页 |
第三节 定期租船合同下的留置权 | 第45-48页 |
一、概述 | 第46页 |
二、转租收入留置权 | 第46-48页 |
结论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注释 | 第50-56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