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引言 | 第6-7页 |
| 1 中国电影的产业现状和营销现状 | 第7-13页 |
| ·高速成长的中国电影产业市场 | 第7-8页 |
| ·快速变革的中国电影产业体制 | 第8-9页 |
| ·孱弱滞后的中国电影营销模式 | 第9-10页 |
| ·淡薄守旧的中国电影营销观念 | 第10-11页 |
| ·匮乏奇缺的中国电影营销人才 | 第11-13页 |
| 2 中国电影营销:如何从4P到4C的模式转换 | 第13-18页 |
| ·从产品(PRODUCT)到需求(CONSUMER)的转换 | 第13-14页 |
| ·从价格(PRICE)到成本(COST)的转换 | 第14-15页 |
| ·从渠道(PLACE)到便利性(CONVENIENCE)的转换 | 第15-16页 |
| ·从促销(PROMOTION)到沟通(COMMUNICATION)的转换 | 第16-18页 |
| 3 整合营销:中国电影营销的合纵连横 | 第18-23页 |
| ·横向跨行业资源的整合营销 | 第18-19页 |
| ·纵向贯穿产业链的整合营销 | 第19-23页 |
| 4 中国电影大、中、小影片的营销模式 | 第23-30页 |
| ·商业大片的整合营销模式 | 第23-25页 |
| ·"营销大于影片"的文化产业理念 | 第23-24页 |
| ·注重品牌的推广 | 第24页 |
| ·"创意高明"和"手段繁多"的宣传造势 | 第24页 |
| ·系统的整合营销传播过程 | 第24-25页 |
| ·寻找中影集团作为策略联盟伙伴 | 第25页 |
| ·中等制作的整合营销模式 | 第25-27页 |
| ·焦点营销,一定要有影响力 | 第26页 |
| ·档期营销,一定要把握机会 | 第26页 |
| ·置入营销,绝对是保本妙着 | 第26页 |
| ·群星效应,支撑最大的卖点 | 第26-27页 |
| ·小成本影片的整合营销模式 | 第27-30页 |
| ·口碑推动票房,整合营销配套 | 第27页 |
| ·参展开拓市场,劲爆话题忽悠 | 第27-28页 |
| ·分区上映保险,分期抛砖引玉 | 第28-30页 |
| 5 中国电影各种类型片的营销模式 | 第30-36页 |
| ·主旋律电影的整合营销模式 | 第30-32页 |
| ·入虎穴得虎子——巨额营销投入 | 第30页 |
| ·借势营销——为国庆六十周年献礼 | 第30-31页 |
| ·做足阵容戏——强大明星阵容背后的"名人效应和媒体组合营销" | 第31页 |
| ·一石激起千层浪——明星国籍争论背后的事件营销 | 第31-32页 |
| ·贴片式广告营销——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气息 | 第32页 |
| ·贺岁片的整合营销模式 | 第32-33页 |
| ·爱情片的整合营销模式 | 第33-36页 |
| 6 中国电影营销模式的未来与展望 | 第36-38页 |
| ·体制改革是产业核心,更是营销之本 | 第36-37页 |
| ·电影深化改革呼唤加快步伐 | 第37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8-39页 |
| 致谢 | 第39-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