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电器论文--电容器论文

结构参数可控的纳米球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31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-13页
    1.2 超级电容器简介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超级电容器分类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双电层电容器(EDLC)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法拉第电容器(赝电容电容器)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碳基电极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比表面积影响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孔径的影响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表面活性的影响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电导率的影响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碳纳米球(CNS)第18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硬模板法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自模板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软模版法第23-26页
    1.5 导电聚合物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聚吡咯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聚吡咯的电化学性质第26-27页
    1.6 研究思路及内容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思路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基本内容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创新点第29-31页
第2章 表面活性剂亲水链长度对碳纳米球结构的作用影响第31-5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1-32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主要仪器第33页
    2.3 实验技术与表征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扫描电镜(SEM)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透射电镜(TEM)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动态光散射(DLS)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-IR)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氮气吸脱附测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电化学测试第35-37页
    2.4 多孔碳纳米球的制备第37页
    2.5 电极的制备第37-38页
    2.6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形貌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粒径分析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成分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4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5 多孔碳纳米球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7-50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50-53页
第3章 表面活性剂疏水链长度对聚吡咯纳米球结构的作用影响第53-7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3页
    3.2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原料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仪器第55页
    3.3 实验表征与技术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表面张力测试第55-56页
    3.4 聚吡咯纳米球的合成第56-57页
    3.5 电极的制备第57-58页
    3.6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8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浓度对聚吡咯纳米球的形貌的影响作用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疏水链长度对聚吡咯纳米球形貌的影响作用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粒径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成分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5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6 聚吡咯纳米球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67-71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4章 总结与展望第73-75页
    4.1 总结第73-74页
    4.2 展望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8页
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8-90页
致谢第90-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GIS在石化企业地下管网管理中应用研究
下一篇:碳/硅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