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中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2-13页 |
引言 | 第13-15页 |
第一部分 健脾为基础的中药对胃癌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影响 | 第15-35页 |
1 临床资料 | 第15-17页 |
1.1 病例来源 | 第15页 |
1.2 诊断标准 | 第15-16页 |
1.2.1 疾病诊断标准 | 第15页 |
1.2.2 中医辨证标准 | 第15-16页 |
1.3 纳排标准 | 第16-17页 |
1.3.1 纳入标准 | 第16页 |
1.3.2 排除标准 | 第16-17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2.1 分组方法 | 第17页 |
2.2 治疗方案 | 第17-18页 |
2.2.1 中医药辨证治疗 | 第17-18页 |
2.2.2 化疗 | 第18页 |
2.2.3 合并用药及治疗 | 第18页 |
2.3 观察项目 | 第18页 |
2.4 评价指标 | 第18页 |
2.5 资料收集、管理及随访 | 第18-19页 |
2.6 统计学处理 | 第19页 |
3 结果 | 第19-35页 |
3.1 病例资料描述 | 第19-20页 |
3.2 Ⅲ期患者全组病例分析 | 第20-25页 |
3.2.1 单因素分析 | 第20-24页 |
3.2.2 多因素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2.3 基线比较 | 第25页 |
3.3 分层研究 | 第25-35页 |
3.3.1 IIIA期亚组 | 第25-27页 |
3.3.2 IIIB期亚组 | 第27-31页 |
3.3.3 IIIC期亚组 | 第31-35页 |
第二部分 胃肠安活性成分熊果酸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| 第35-51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35-38页 |
1.1 细胞株 | 第35页 |
1.2 实验药物 | 第35页 |
1.3 生化试剂 | 第35-36页 |
1.4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6-38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38-44页 |
2.1 常用试剂的配制 | 第38页 |
2.2 细胞的培养 | 第38-40页 |
2.2.1 复苏细胞 | 第38-39页 |
2.2.2 细胞传代 | 第39页 |
2.2.3 细胞冻存 | 第39-40页 |
2.3 细胞增殖实验 | 第40页 |
2.4 细胞周期的检测 | 第40-41页 |
2.5 细胞凋亡实验 | 第41-44页 |
2.5.1 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 | 第41-42页 |
2.5.2 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形态 | 第42页 |
2.5.3 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 | 第42-44页 |
2.6 统计学方法 | 第44页 |
3 结果 | 第44-51页 |
3.1 熊果酸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 | 第44-45页 |
3.2 熊果酸诱导胃癌细胞周期阻滞 | 第45-47页 |
3.3 熊果酸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| 第47-51页 |
3.3.1 流式细胞数检测细胞凋亡 | 第47-49页 |
3.3.2 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形态 | 第49-50页 |
3.3.3 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 | 第50-51页 |
讨论 | 第51-60页 |
1 从“脾虚”论胃癌 | 第51-54页 |
1.1 “脾虚”是胃癌发生的基本因素 | 第51-52页 |
1.2 “健脾”为基础的辨证治疗对胃癌根治术后DFS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2 化疗对胃癌根治术后DFS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3 临床病理分期对胃癌根治术后DFS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4 其他因素对胃癌根治术后DFS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5 胃肠安的活性成分熊果酸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| 第57-59页 |
5.1 熊果酸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阻滞细胞周期 | 第57-58页 |
5.2 熊果酸可以诱导细胞凋亡 | 第58-59页 |
6 问题与展望 | 第59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70页 |
附录一 文献综述 熊果酸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| 第70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附录二 病例报告表 | 第77-92页 |
附录三 附件 | 第92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