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高铁电池正极材料的精制、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9-19页
   ·化学电源概述第9-10页
     ·电池的组成结构第9页
     ·化学电源的发展史第9-10页
   ·高铁电池的优势第10-12页
   ·高铁电池的研究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·高铁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2-13页
     ·高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进展第13-15页
     ·高铁电池存在的不足第15-17页
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  ·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7-19页
第二章 精制正极材料K_2FeO_4的研究第19-35页
   ·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实验试剂第19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19-20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20-22页
     ·高铁酸钾材料的制备第20-21页
     ·高铁酸钾的纯度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22-27页
     ·KOH 溶液温度、浓度对粗产品产率、纯度的影响第22页
     ·铁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 ·重结晶中碱度的选择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有机溶剂的选择第26-27页
   ·材料的表征分析第27-31页
     ·材料的形貌表征第27-29页
     ·X-射线衍射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·FTIR 光谱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·材料的稳定性测试第31-34页
     ·精制K_2FeO_4 在室温空气中保存纯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31-32页
     ·不同浓度的KOH 溶液中精制K_2FeO_4 的稳定性第32-34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34-35页
第三章 Ba(OH)_2·8H_2O 对精制高铁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5-47页
   ·高铁酸钡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第35-39页
     ·高铁酸钡材料的合成及纯度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·高铁酸钡材料的表征第36-38页
     ·电化学测试方法第38页
     ·高铁酸盐电极的电化学测试比较第38-39页
   ·改性前精制高铁电池可逆循环性能的研究第39-41页
   ·改性后精制高铁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1-43页
   ·循环伏安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45-47页
第四章 改性精制高铁电池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47-59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47-48页
     ·电池材料第47页
     ·测试仪器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实验过程的电化学原理第48页
     ·电池的放电及数据处理第48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-58页
     ·负极种类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·不同隔膜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  ·电解液浓度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导电剂含量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浸泡时间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·K_2FeO_4 纯度的影响第54-56页
     ·放电电流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·改性K_2FeO_4 与MnO_2 电化学性能比较第57-58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58-59页
第五章 结论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4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4-65页
附录第65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锂离子电池充放电保护芯片的研究与设计
下一篇:化学活化中间相炭微球制备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