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研究
内容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16页 |
·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文献概况 | 第10-14页 |
·国外研究文献概况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文献概况 | 第11-14页 |
·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5页 |
·本文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理论诠释及模式选择 | 第16-24页 |
·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学理论 | 第16-18页 |
·生命周期假说 | 第16-17页 |
·交叠世代模型 | 第17页 |
·工业制度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与收益计发方式 | 第18-22页 |
·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 | 第18-19页 |
·三种筹集模式基金平衡方式比较 | 第19-22页 |
·国际上基本养老金制度模式比较 | 第22-24页 |
·国外基本养老金制度模式比较 | 第22-23页 |
·国外养老保险改革的路径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我国新制度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问题 | 第24-34页 |
·我国新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模式比较 | 第24-27页 |
·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程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新旧筹资模式比较 | 第25-27页 |
·我国“统账结合”的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及问题 | 第27-34页 |
·我国“统账结合”筹资模式运行 | 第27-28页 |
·我国新制度下“统账结合”筹资模式实施中的问题 | 第28-34页 |
第4章 影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参数分析 | 第34-48页 |
·新制度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模型 | 第34-44页 |
·现行制度对基金收支的有关规定 | 第34-35页 |
·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模型 | 第35-36页 |
·收支模型的参数设置 | 第36-43页 |
·基金收支模型演化预测结果及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影响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因素分析 | 第44-48页 |
第5章 平衡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对策 | 第48-60页 |
·化解历史债务 | 第48-51页 |
·国际经验 | 第48页 |
·提高统筹层次 | 第48-49页 |
·提高退休年龄 | 第49-51页 |
·其他方式 | 第51页 |
·建立动态参数调整机制 | 第51-57页 |
·阶段性提高退休年龄 | 第51-55页 |
·建立养老金替代率的自动调整机制 | 第55-57页 |
·强化落实国家政策 | 第57-60页 |
·扩大保险覆盖面 | 第57页 |
·提高基金营运效益 | 第57-58页 |
·明确政府在基金平衡中责任 | 第58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后记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