炭疽菌属与黑痣菌属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8-17页 |
| ·炭疽菌属 | 第8-13页 |
| ·炭疽菌属分类学研究概况 | 第8-11页 |
| ·炭疽菌属种的划分依据 | 第11-13页 |
| ·黑痣菌属 | 第13-16页 |
| ·黑痣菌属分类学研究概况 | 第13-15页 |
| ·黑痣菌属种的划分依据 | 第15-16页 |
| 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6页 |
| ·材料来源 | 第17页 |
| ·标本采集 | 第17页 |
| ·标本干燥制作 | 第17页 |
| ·试验所用仪器和试剂 | 第17页 |
| ·试验所用仪器 | 第17页 |
| ·试验所用试剂和培养基 | 第17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17-26页 |
| ·炭疽菌 | 第17-21页 |
| ·黑痣菌 | 第21-26页 |
|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55页 |
| ·炭疽菌 | 第26-40页 |
| ·种的描述 | 第26-38页 |
| ·ITS片段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| 第38页 |
| ·尖孢炭疽菌特异性引物 CaInt2扩增 | 第38-40页 |
| ·黑痣菌 | 第40-55页 |
| ·种的描述 | 第40-43页 |
| ·LSU片段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| 第43-52页 |
| ·特异引物 Phyl效果检测 | 第52-53页 |
| ·ITS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| 第53-55页 |
| 第四章 结论 | 第55-57页 |
| ·炭疽菌 | 第55页 |
| ·黑痣菌 | 第55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-63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