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3页 |
| 前言 | 第13-17页 |
| 1 办公建筑景观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| 第13页 |
| 2 办公建筑景观的概念 | 第13-14页 |
| 3 国内外关于城市办公景观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4 城市办公建筑景观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| 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、具体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第一章 城市办公景观的概念分类和发展趋势 | 第17-26页 |
| ·城市办公景观的分类 | 第17-21页 |
| ·办公建筑的定义 | 第17页 |
| ·按办公的管理使用类型分类 | 第17页 |
| ·按办公的使用类型分类办公建筑景观分类 | 第17-18页 |
| ·按企业历史发展的轨迹来分类办公建筑分类 | 第18-20页 |
| ·按城市办公建筑和用地性质的不同分类 | 第20-21页 |
| ·城市办公景观的发展趋势——可持续发展的办公建筑 | 第21-26页 |
| ·办公环境的功能要求趋势 | 第21页 |
| ·办公建筑环境的综合性趋势 | 第21-22页 |
| ·城市办公建筑的发展趋势——可持续的办公景观 | 第22-24页 |
| ·城市办公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理 | 第24-26页 |
| 第二章 城市办公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其景观特征和设计要求 | 第26-53页 |
| ·基地地形 | 第26-36页 |
| ·地形 | 第26-28页 |
| ·地形的基本要素 | 第28-29页 |
| ·地形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| 第29-31页 |
| ·地形在办公景观中的功能 | 第31-36页 |
| ·水体 | 第36-41页 |
| ·岛与堤的塑造 | 第36-37页 |
| ·“一池三山”的营造 | 第37页 |
| ·密切山水联系 | 第37-41页 |
| ·建筑 | 第41-44页 |
| ·建筑与风水 | 第41-42页 |
| ·风水建筑景观特点 | 第42-44页 |
| ·植物 | 第44-48页 |
| ·植物造景手法 | 第44-45页 |
| ·园林植物对空间构成所起的作用 | 第45-48页 |
| ·道路设置与地形的结合 | 第48-50页 |
| ·道路设置与其它设施(如建筑、活动场地)的结合 | 第50页 |
| ·办公建筑停车场的设置 | 第50页 |
| ·景观设计要素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| 第50-53页 |
|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办公景观的设计技术和方法 | 第53-78页 |
| ·LEED 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| 第53-56页 |
| ·概念 | 第53-54页 |
| ·评价标准 | 第54页 |
| ·办公建筑环境与 LEED 绿色建筑 | 第54-56页 |
| ·场地景观规划对绿色建筑的塑造 | 第56-58页 |
| ·场地选择和分析 | 第56页 |
| ·场地规划 | 第56-58页 |
| ·设计可持续的水域 | 第58页 |
| ·水景对可持续办公景观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| ·节能技术与可持续景观的结合 | 第59-62页 |
| ·智能型生物气侯的创造 | 第59-61页 |
| ·建筑暖通设备的影响和可持续景观的利用 | 第61-62页 |
| ·空中花园和室内设计对可持续办公景观的影响 | 第62-74页 |
| ·空中花园在办公景观中的应用和技术措施 | 第62-66页 |
| ·室内花园在可持续办公景观中的应用 | 第66-74页 |
| ·文化 | 第74-77页 |
| ·可持续景观与风水文化 | 第74-76页 |
| ·精神性时空艺术——企业精神和文化 | 第76-77页 |
| ·结束语 | 第77-78页 |
| 第四章 美国BLACKROCK 集团的景观规划 | 第78-83页 |
| ·总体平面格局 | 第78-80页 |
| ·地形、道路系统和建筑功能的划分 | 第79页 |
| ·水体的利用 | 第79-80页 |
| ·建筑艺术 | 第80页 |
| ·植物景观 | 第80-81页 |
| ·建筑院落空间构建 | 第81-83页 |
| ·入口景区 | 第81页 |
| ·院落景区 | 第81-82页 |
| ·中心花园区 | 第82-83页 |
| 第五章 实践探索及其应用 | 第83-101页 |
| ·张江科技园区盛大网络中心 | 第83-89页 |
| ·基地地形及区位分析 | 第83-84页 |
| ·规划设计构思 | 第84页 |
| ·东方文化规划策略 | 第84-85页 |
| ·网络文化的交迭策略 | 第85页 |
| ·用地和建筑布局——“风水”概念 | 第85页 |
| ·功能分区、建筑空间组织 | 第85-87页 |
| ·环境及绿地景观系统 | 第87-88页 |
| ·道路及交通系统 | 第88-89页 |
| ·上海浦东软件园陆家嘴分园 | 第89-101页 |
| ·项目概况 | 第89-90页 |
| ·基地地形和规划概念 | 第90-91页 |
| ·空间组成 | 第91-92页 |
| ·植物配置特色 | 第92-96页 |
| ·特色植物设计 | 第96-97页 |
| ·主景植物材料种类选用意向 | 第97页 |
| ·景区景点空间尺度的控制 | 第97-98页 |
| ·软件园空间设计思路 | 第98页 |
| ·软件园区的道路规划设计 | 第98-101页 |
| 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101-10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3-105页 |
| 致谢 | 第105-106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6-109页 |
|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| 第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