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安全保密论文--加密与解密论文

数字水印的鲁棒性评测建模和算法研究

致谢第1-6页
中文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3页
第1章 绪论第13-25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·数字水印基本概述第14-23页
     ·数字水印是什么?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数字水印的基本要求和性能指标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数字水印的历史、进展与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 ·数字水印的潜在应用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数字水印技术的分类第20-23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第23-25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论文组织结构第24-25页
第2章 数字水印鲁棒性建模第25-35页
   ·数字水印的一般模型和基本框架第25-27页
   ·问题描述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数字水印的安全性问题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数字水印的鲁棒性问题第28-29页
   ·数字水印鲁棒性的度量模型第29-31页
   ·鲁棒性度量模型验证方式第31-34页
     ·评价指标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水印系统的鲁棒性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3章 扩频水印的鲁棒性分析第35-59页
   ·引言第35-38页
   ·简单加性扩频水印的鲁棒性分析第38-48页
     ·简单加性扩频水印的嵌入规则第38-39页
     ·简单加性扩频水印的鲁棒性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·实验验证第42-48页
   ·改进的扩频水印鲁棒性分析第48-56页
     ·改进的扩频水印嵌入规则第48-50页
     ·改进的扩频水印(Ⅱ)鲁棒性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改进的扩频水印参数λ的优化第51-53页
     ·实验验证第53-55页
     ·简单加性扩频和改进的扩频间的鲁棒性比较第55-56页
   ·水印系统经受其它失真处理时鲁棒性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  ·滤波处理时的鲁棒性分析第56页
     ·几何失真时的鲁棒性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4章 量化水印的鲁棒性分析第59-87页
   ·引言第59-60页
   ·量化水印的理论模型第60-62页
     ·自相似的格型码构造方法第61-62页
     ·"Construction A"构造方法第62页
   ·QIM水印的鲁棒性分析第62-71页
     ·QIM水印的嵌入规则第62-64页
     ·QIM水印的鲁棒性分析第64-69页
     ·实验验证第69-71页
   ·DC-QIM水印的鲁棒性分析第71-82页
     ·DC-QIM水印的嵌入规则第72-73页
     ·DC-QIM水印的鲁棒性分析第73-76页
     ·DC-QIM水印的补偿因子α优化第76-80页
     ·实验验证第80-82页
   ·QIM水印和DC-QIM水印的鲁棒性比较第82-8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5-87页
第5章 DCT域数字水印的嵌入策略与算法第87-101页
   ·DCT域水印的数学基础第87-89页
     ·引言第87页
     ·DCT变换第87-89页
   ·DCT域水印的嵌入策略第89-95页
     ·DCT域系数分析:水印应放在哪里?第89-93页
     ·DCT域水印的算法第93-95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5-10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0-101页
第6章 一种基于ICA的图像水印第101-117页
   ·ICA的数学模型与求解第101-105页
     ·ICA的数学模型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·ICA的可解性分析第103页
     ·ICA的求解过程第103-105页
   ·基于ICA的水印方案第105-110页
     ·嵌入规则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·水印提取第108-110页
   ·仿真实验与讨论第110-11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5-117页
第7章 总结与展望第117-121页
   ·本文工作总结第117-118页
   ·进一步的工作第118-121页
参考文献第121-133页
作者简历第133-137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37页

论文共13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互联网实时流媒体传输关键技术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语义主题模型的图像场景分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