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布式主动防御系统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主要工作 | 第11页 |
·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技术分析 | 第13-27页 |
·常见防御技术 | 第13-21页 |
·入侵防御技术 | 第13-15页 |
·蜜罐技术 | 第15-17页 |
·蜜网技术 | 第17-20页 |
·蜜场技术 | 第20-21页 |
·分布式防御技术 | 第21-26页 |
·分布式系统概述 | 第22-23页 |
·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 | 第23-24页 |
·分布式入侵防御技术 | 第24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分布式主动防御系统 | 第27-35页 |
·安全模型 | 第27-28页 |
·需求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系统概述 | 第29-30页 |
·系统主要目标 | 第30-34页 |
·数据包过滤 | 第30页 |
·内容过滤 | 第30-31页 |
·控制信息传播 | 第31页 |
·数据存取与数据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网络行为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实时阻断网络攻击 | 第33页 |
·检测与防御分布式攻击 | 第33页 |
·跟踪攻击源 | 第33-34页 |
·统一管理 | 第34页 |
·系统安全 | 第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分布式主动防御系统的设计 | 第35-65页 |
·体系结构 | 第35-38页 |
·监控节点 | 第36-37页 |
·数据中心 | 第37-38页 |
·控制中心 | 第38页 |
·功能模块 | 第38-45页 |
·消息通信模块 | 第38-40页 |
·线程池模块 | 第40-41页 |
·内存管理模块 | 第41页 |
·规则管理模块 | 第41-42页 |
·数据包管理模块 | 第42-43页 |
·协议分析模块 | 第43页 |
·数据存取模块 | 第43页 |
·数据挖掘模块 | 第43-44页 |
·信息服务模块 | 第44-45页 |
·用户管理模块 | 第45页 |
·界面系统 | 第45页 |
·详细设计 | 第45-60页 |
·消息通信系统的详细设计 | 第46-47页 |
·线程池的详细设计 | 第47-49页 |
·内存池的详细设计 | 第49-50页 |
·规则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 | 第50-52页 |
·数据包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 | 第52-54页 |
·协议分析模块的详细设计 | 第54-55页 |
·数据挖掘模块的详细设计 | 第55-57页 |
·信息服务系统的详细设计 | 第57-58页 |
·权限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 | 第58-59页 |
·界面系统的详细设计 | 第59-60页 |
·关键流程 | 第60-64页 |
·添加规则的完整流程 | 第60-61页 |
·数据处理流程 | 第61-62页 |
·入侵检测流程 | 第62-63页 |
·分布式防御流程 | 第63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五章 分布式主动防御系统的实现 | 第65-88页 |
·功能模块的实现 | 第65-82页 |
·消息通信系统的实现 | 第65-69页 |
·线程池的实现 | 第69-70页 |
·内存池的实现 | 第70-72页 |
·规则管理模块的实现 | 第72-75页 |
·协议分析的实现 | 第75-78页 |
·数据挖掘算法的实现 | 第78-79页 |
·信息服务系统的实现 | 第79-80页 |
·权限管理模块的实现 | 第80-81页 |
·界面系统的实现 | 第81-82页 |
·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| 第82-86页 |
·测试环境 | 第83页 |
·功能测试与集成测试 | 第83-8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88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4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4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