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城市产业结构、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7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页 |
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40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7-22页 |
·城市与城市增长 | 第17-18页 |
·量的增长和质的增长 | 第18-19页 |
·外生增长与内生增长 | 第19-21页 |
·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 | 第21-22页 |
·城市经济增长理论 | 第22-32页 |
·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| 第23-25页 |
·内生增长理论 | 第25-32页 |
·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| 第32-39页 |
·集聚经济与产业结构理论 | 第32-36页 |
·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研究现状 | 第36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3章 城市产业结构、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| 第40-52页 |
·知识溢出的基本假设 | 第40-42页 |
·知识溢出的方式和前提 | 第40-41页 |
·知识或技术的内在特征 | 第41-42页 |
·关于模型非凸性的假设 | 第42页 |
·基于城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考察 | 第42-50页 |
·模型基本框架 | 第42-44页 |
·两种最优均衡 | 第44-46页 |
·竞争性均衡时的增长率 | 第46-47页 |
·社会最优均衡时的增长率 | 第47-48页 |
·两种最优增长的特点 | 第48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4章 城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| 第52-71页 |
·模型设定 | 第52-53页 |
·数据和变量 | 第53-62页 |
·研究对象的确定 | 第53-55页 |
·城市与行业特征变量的选取及分析 | 第55-60页 |
·数据来源及处理 | 第60-62页 |
·实证过程及结果 | 第62-69页 |
·全部样本回归 | 第62-64页 |
·分地区的样本回归 | 第64-68页 |
·分不同行业的全部样本回归 | 第68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5章 研究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 | 第71-75页 |
·主要的研究结论 | 第71-72页 |
·相关政策建议 | 第72-73页 |
·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附录A 2000 年至2008 年间新设立地级市 | 第81-83页 |
附录B 样本城市名单 | 第83-85页 |
附录C 回归方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| 第85-88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