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会计论文--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

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质及我国的路径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1 绪论第9-13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1-13页
2 会计准则两种代表模式及其趋同第13-17页
   ·会计准则两种代表模式第13-14页
     ·规则导向的代表:US GAAP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原则导向的代表:IAS/FASB第14页
   ·趋同的实质:基于两种模式的融合的思考第14-17页
3 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深层分析第17-25页
   ·经济后果理论的提出第17-18页
   ·经济后果理论对准则制定的影响:以FASB为例第18-21页
     ·FASB的起源第18页
     ·FASB的特点第18-19页
     ·FASB的模式:基本完善但并不完美第19-21页
   ·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全球的视角——各国对一种市场标准的话语权的争夺第21页
     ·内部的视角——牵一发而动全身第21-22页
   ·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的博弈与妥协:IFRS代替US GAAP第22-25页
     ·美国SEC宣布以IFRS替代USGAAP的原因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以IFRS替代US GAAP的问题与步骤第23-25页
4 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路径选择第25-35页
   ·实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效益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·正面效益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·负面效益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·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所面临的特殊问题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市场和商业环境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法律环境与企业业绩评价监督第29页
     ·行业监管体系第29-30页
   ·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态度第30-32页
     ·顺应国际趋势,积极推进实现趋同,坚持从国情出发,求同存异第30页
     ·现阶段积极参与IFRS的制定,以最大可能维护自身利益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立足于更多地参与制定国际会计准则,不断完善国内会计环境第31-32页
   ·实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具体措施第32-35页
     ·不断改善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第32页
     ·合理界定会计目标,确立符合我国具体环境的会计目标体系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完善公允价值相关体系第33-35页
5 结论第35-37页
参考文献第37-39页
后记第39-40页

论文共4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理论框架研究
下一篇: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