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内科论文--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

痛风康Ⅰ、Ⅱ号方对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消炎止痛作用的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2页
引言第12-14页
第一部分 文献研究第14-37页
 第一节 祖国医学对痛风的认识第14-20页
  1 痛风的中医病名第14-15页
  2 痛风的病因病机第15-16页
   ·痛风的病因第15页
   ·痛风的病机第15-16页
  3 痛风的辨证分型第16页
  4 痛风的治法治则第16-19页
   ·治则第16-17页
   ·辨证论治第17页
   ·分期论治第17页
   ·专方加减治疗第17-18页
   ·中成药治疗第18页
   ·中医外治法第18页
   ·针灸治疗第18-19页
   ·中西医结合治疗第19页
   ·中医联合疗法第19页
  5 痛风的调护第19-20页
 第二节 痛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第20-31页
  1 流行病学第20-21页
  2 病因第21-22页
   ·遗传因素第21页
   ·环境因素第21-22页
   ·饮酒第22页
  3 发病机制第22-25页
   ·嘌呤在体内的合成和代谢途径及其反馈调节机制第22-23页
   ·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第23-24页
   ·尿酸盐结晶在体内沉积的机制第24-25页
   ·白细胞在发作过程中的作用第25页
  4 血尿酸增高与痛风的关系第25-26页
  5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病变第26-27页
   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第26页
   ·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第26-27页
   ·痛风结节第27页
  6 诊断与鉴别诊断第27页
  7 治疗第27-31页
   ·一般治疗第27-28页
   ·药物治疗第28-30页
   ·其他治疗第30-31页
 第三节 痛风性关节炎动物实验研究概况第31-37页
  1 动物选择第31-32页
   ·鼠类第31-32页
   ·禽类第32页
   ·兔类第32页
  2 造模方法第32-34页
   ·造模试剂第32-33页
   ·造模方法第33-34页
  3 实验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·药物灌胃第35页
   ·药物外用第35页
   ·中医疗法第35页
  4 存在问题与展望第35-37页
第二部分 临床研究第37-56页
 第一节 痛风康Ⅱ号颗粒剂和痛风Ⅰ号外敷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止痛效应的研究第37-43页
  1 研究病例第37-39页
   ·病例来源第37页
   ·诊断标准第37-38页
   ·纳入标准第38页
   ·排除标准第38页
   ·脱落标准第38页
   ·脱落病例处理第38页
   ·中止临床试验的标准第38-39页
  2 研究方法第39-41页
   ·随机分组第39页
   ·盲法设计第39页
   ·研究药物第39页
   ·治疗方案第39-40页
   ·观察项目及疗效评价标准第40-41页
   ·观察时点第41页
   ·临床疗效评价第41页
   ·统计学方法第41页
  3 结果第41-43页
   ·一般资料第41-42页
   ·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的比较第42页
   ·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红肿积分的比较第42-43页
   ·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障碍积分的比较第43页
   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第43页
 第二节 痛风康Ⅱ号颗粒剂和痛风Ⅰ号外敷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血尿酸及安全性的影响第43-46页
  1 研究病例第43页
  2 研究方法第43-44页
   ·病例分组及治疗方案第44页
   ·考察指标及评价标准第44页
  3 结果第44-46页
   ·治疗前后血UA比较第44-45页
   ·血常规白细胞(WBC)及中性粒细胞(NEU)比较第45页
   ·治疗前后肝、肾功能变化第45-46页
 第三节 讨论第46-56页
  1 关于研究方案的设计第46-49页
   ·安慰剂对照第46-47页
   ·临床研究的依从性第47-48页
   ·疼痛等级量表与疗效评价第48页
   ·PRO量表与疗效评价第48-49页
  2 病例的一般情况分析第49-50页
  3 导师对痛风的认识第50-52页
   ·导师对痛风的中医诊治经验第50-51页
   ·导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研究第51-52页
  4 痛风康Ⅱ号颗粒和痛风Ⅰ号外敷方的组方分析第52-53页
  5 痛风康Ⅱ号颗粒和痛风Ⅰ号外敷方对关节炎消肿止痛的作用第53页
  6 痛风康Ⅱ号颗粒和痛风Ⅰ号外敷方的安全性评价第53-54页
  7 血尿酸水平与痛风性关节炎病情第54页
  8 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生活调护第54-56页
第三部分 实验研究第56-66页
 第一节 痛风康Ⅱ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症状的影响第56-60页
  1 材料第56页
   ·动物第56页
   ·药物第56页
   ·主要试剂第56页
   ·主要仪器第56页
  2 方法第56-58页
   ·尿酸钠结晶及尿酸钠溶液的制备第56-57页
   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第57页
   ·分组与用药第57页
   ·观察时点第57页
   ·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第57页
   ·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第57-58页
  3 结果第58-60页
   ·各组大鼠炎症指数积分比较第58页
   ·各组大鼠功能障碍积分的比较第58-59页
   ·各组造模前后关节周径的比较第59-60页
 第二节 痛风康Ⅱ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IL-4、TNF-A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1 材料第60页
   ·实验动物、实验药物第60页
   ·主要试剂第60页
   ·主要仪器第60页
  2 方法第60页
   ·动物分组、模型建立及给药方法第60页
   ·观察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60页
   ·观察指标及方法第60页
   ·统计学分析第60页
  3 结果第60-61页
   ·痛风康Ⅱ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-4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·痛风康Ⅱ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TNF-α的影响第61页
 第三节 讨论第61-66页
  1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第61-62页
  2 阳性对照药选择第62-63页
  3 观察时点第63页
  4 痛风康Ⅱ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症状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5 痛风康Ⅱ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-4的干预第64页
  6 痛风康Ⅱ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TNF-α的干预第64-66页
结语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5页
附录第75-91页
致谢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芎冰喷雾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
下一篇:萎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