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内科论文--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

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引言第9-11页
第一部分 文献研究第11-23页
 一、中医文献研究第11-16页
  (一) 古代对心律失常的认识第11-12页
  (二) 中医对心律失常的现代研究第12-16页
 二、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第16-21页
  (一) 发病机制第17-18页
  (二) 治疗第18-21页
 三、现代医学对室性早搏的认识进展第21-23页
  (一) 药物治疗现状第21-22页
  (二) 非药物治疗进展第22-23页
第二部分 临床研究第23-30页
 一、研究对象第23页
 二、研究标准第23页
  (一) 西医纳入标准第23页
  (二) 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第23页
  (三) 纳入标准第23页
  (四) 排除标准第23页
 三、研究方法第23-24页
  (一) 分组第23页
  (二) 治疗方法第23-24页
 四、观测指标第24页
  (一) 两组治疗后室性早搏改善情况第24页
  (二) 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其主要症状改善对比情况第24页
  (三) 两组用药前后HR、P、R、QRS、QTC变化第24页
  (四) 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Cr、ALT改变第24页
 五、统计学处理第24页
 六、疗效判定标准第24-25页
  (一) 室性早搏疗效标准第24页
  (二) 症状疗效标准第24-25页
 七、基线临床资料分析及比较第25-26页
  (一) 两组基本资料比较第25页
  (二) 两组病因分布比较第25页
  (三) 治疗前两组24h动态心电图室早总数比较两组辨证分型比较第25页
  (四) 两组辩证分型比较第25-26页
 八、结果第26-28页
  (一) 病例脱失情况第26页
  (二) 两组治疗后室性早搏改善情况第26页
  (三) 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第26-27页
  (四) 两组用药治疗前后HR、PR、QRS、QTC变化第27页
  (五) 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Cr、ALT比较第27-28页
 九、结论第28页
 十、讨论第28-30页
结语第30-31页
参考文献第31-37页
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37-38页
附录第38-42页
致谢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乌梅汤”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寒热错杂型的临床疗效观察
下一篇:膏方调治抑郁症的临床观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