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

银杏雌雄株性别鉴定的分子标记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符号与缩写第10-11页
1 引言第11-30页
   ·银杏的生物学特性第11-12页
   ·银杏的价值第12-14页
   ·植物性别决定与表达机制第14-17页
     ·性别决定基因决定型第15页
     ·性染色体决定型第15页
     ·X 染色体与常染色体比值决定型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植物性别决定的影响因素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·激素对植物性别的影响第16页
       ·光照对植物性别的影响第16页
       ·养分对植物性别的影响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·温度对植物性别的影响第17页
   ·植物性别鉴定的研究方法第17-28页
     ·形态学鉴别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生理生化鉴别第18页
     ·同工酶鉴别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染色体鉴别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核酸鉴别第20页
     ·分子标记鉴别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常用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原理第21-28页
       ·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(RFLP)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·随机扩增多态性 DNA(RAPD)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·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(AFLP)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简单重复序列(SSR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·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(ISSR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·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(SRAP)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·特征序列扩增区域(SCAR)第27-28页
   ·银杏性别鉴别的分子标记第28-29页
   ·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29-30页
2 材料与方法第30-38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30页
   ·试验主要仪器及设备第30页
   ·试验主要药品及试剂第30页
   ·试验技术路线及方法第30-38页
     ·试验技术路线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·银杏基因组 DNA 的提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·银杏基因组 DNA 质量的检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·银杏雌雄株 DNA 池的构建第32页
       ·ISSR-PCR 扩增第32页
       ·SRAP-PCR 扩增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·PCR 扩增产物的检测第33页
       ·ISSR-PCR 引物的筛选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SRAP-PCR 引物的筛选第34页
       ·银杏特异条带的回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银杏特异条带的克隆与测序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连接反应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连接产物的转化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单克隆的挑选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质粒 DNA 的提取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质粒 DNA 的检测及测序第37页
       ·SCAR 引物的设计第37-38页
3 结果与分析第38-49页
   ·银杏基因组 DNA 质量的检测第38-39页
     ·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38页
     ·紫外光谱检测第38-39页
   ·ISSR 分子标记鉴别银杏雌雄株性别第39-41页
     ·ISSR 标记引物的筛选第39-40页
     ·银杏 ISSR 标记雄株特异条带的克隆与测序第40-41页
   ·SRAP 分子标记鉴别银杏雌雄株性别第41-46页
     ·SRAP-PCR 体系优化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·Mg~(2+)梯度的优化第41页
       ·引物的梯度优化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·dNTP 的梯度优化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Taq 酶的梯度优化第43页
     ·SRAP 标记不同引物组合的最适退火温度第43-44页
     ·SRAP-PCR 引物组合的筛选第44-46页
     ·银杏雌株 SRAP 特异标记的克隆及测序第46页
   ·SCAR 标记鉴定银杏的雌雄株性别第46-49页
     ·SRAP 标记转化 SCAR 标记第46-47页
     ·ISSR 标记转化 SCAR 标记第47-49页
4 小结与讨论第49-53页
   ·小结第49-50页
   ·讨论第50-53页
     ·ISSR、SRAP 和 SCAR 标记对银杏雌雄株性别鉴别的有效性第50页
     ·银杏雌雄株性别鉴别的 ISSR 标记和 SRAP 标记反应条件的优化第50-51页
     ·ISSR 标记和 SRAP 标记的反应条件对银杏雌雄株性别鉴别结果的影响第51页
     ·ISSR、SRAP 和 SCAR 标记结果在银杏雌雄株早期性别鉴别中的应用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65页
附录第65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三株致病性李斯特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
下一篇:不同物种气味对褐家鼠行为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