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

苏南地区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研究--基于制度完善视角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第1章 导论第11-15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 ·创新与不足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创新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不足之处第14-15页
第2章 城镇化道路的文献综述第15-25页
   ·国外文献综述第15-21页
     ·关于城镇化道路的研究及实践第15-20页
     ·关于制度因素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·国内关于城镇化道路研究的综述第21-25页
     ·关于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城镇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及作用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苏南地区城镇化道路的研究第23-25页
第3章 苏南地区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的国内背景分析第25-33页
   ·我国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5-30页
   ·我国资源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的矛盾第30-33页
第4章 苏南地区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约束及利用的现状第33-53页
   ·苏南地区城镇化水平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 ·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测度模型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苏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测度第34-38页
   ·关于资源对苏南地区城镇化约束的实证分析第38-44页
     ·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第38-40页
     ·苏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及其演进过程第40-44页
   ·苏南地区城镇化过程中资源利用的现状第44-53页
     ·土地资源的利用第44-48页
     ·能源资源的利用第48-50页
     ·水资源的利用第50-53页
第5章 造成苏南地区资源浪费的制度方面的原因第53-66页
   ·土地制度变迁与苏南地区土地资源使用第53-59页
     ·土地所有制度对苏南地区土地资源使用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土地使用管理制度变迁对苏南地区土地资源使用的影响第54-57页
     ·土地储备制度对苏南地区土地资源使用的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·自然资源开发管理制度与苏南地区资源使用第59-61页
   ·城市规划制度与苏南地区资源使用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城市规划制定过程中强制、监督程序规范的缺失第61页
     ·城市规划管理体制设置不合理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度太低第62页
   ·财政资金使用制度与苏南地区资源使用第62-64页
     ·预算过程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第62-63页
     ·预算支出效率低下第63-64页
     ·项目预算管理不规范,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第64页
   ·非正规制度安排与苏南地区资源使用第64-66页
     ·“城市精神”缺失第64-65页
     ·传统思想中消极的部分第65-66页
第6章 苏南地区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的制度完善第66-77页
   ·土地制度完善第66-68页
     ·深化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改革第66-67页
     ·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土地管理制度,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第67页
     ·建立跨省市行政区划的工业园区开发体制与机制第67-68页
   ·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完善第68-69页
     ·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制度完善第68页
     ·有关资源价值理论与观念的创新第68-69页
   ·规划制度完善第69-71页
     ·完善规划监督体制第69页
     ·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第69-70页
     ·设立城市规划的公民参与制度第70-71页
     ·大力推进“数字城市”规划的规划第71页
   ·财政资金使用制度完善第71-74页
     ·加快构建完整、透明的政府预算体系第71-72页
     ·硬化预算执行约束第72-73页
     ·强化预算监督,突出立法机构的作用第73页
     ·构建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,引入绩效管理因素第73-74页
   ·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第74-75页
   ·加强人大、政协和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第75-77页
     ·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,使其能决定政府领导人的去留第75页
     ·健全公民信访举报制度,使举报人的积极性得到保护和激励第75-76页
     ·完善公民的集体利益表达机制第76-77页
第7章 本文结论第77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2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82-83页
致谢第83-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强制食品召回制度研究--以行政强制为视角
下一篇: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--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