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分子作用在均孔膜成膜过程中的应用及机理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14页
符号说明第14-15页
第一章文献综述第15-28页
    1.1膜分离技术及均孔膜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膜分离技术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均孔膜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均孔膜制备方法概述第17-18页
    1.2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及嵌段共聚物均孔膜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嵌段共聚物及常用合成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原理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嵌段共聚物基均孔膜第22-23页
    1.3添加剂调控的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及均孔膜制备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氢键型添加剂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离子型添加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聚合物型添加剂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纳米材料添加剂第27-28页
第二章研究内容第28-33页
    2.1课题提出第28页
    2.2研究思路第28-30页
    2.3研究内容及具体方案第30-31页
    2.4实验仪器及材料第31-33页
第三章亚10nm孔径均孔膜的制备及分子分离应用第33-48页
    3.1引言第33-34页
    3.2实验部分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添加剂磺化聚乙二醇(SPEG)的合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嵌段共聚物PS-b-P4VP的合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嵌段共聚物及添加剂的表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嵌段共聚物合理性验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PS-b-P4VP嵌段共聚物膜的制备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铸膜液及膜结构表征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膜性能测试第37页
    3.3结果与讨论第37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添加剂种类对膜结构的影响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溶剂体系对膜结构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添加剂含量对膜结构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聚合物浓度对膜结构的影响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挥发时间对膜结构的影响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膜性能测试第44-47页
    3.4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四章均孔膜缺陷控制及稳定制备第48-64页
    4.1引言第48-49页
    4.2实验部分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聚合物表征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PS-b-P4VP聚合物膜制备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铸膜液及膜结构表征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均孔统计孔径允许误差范围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膜性能测试第51-52页
    4.3结果与讨论第52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添加剂种类对膜结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添加剂链长对膜结构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添加剂与嵌段共聚物相互作用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添加剂含量对膜结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聚合物浓度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溶剂组成的影响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水通量和渗透率第61-62页
    4.4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五章均聚物共组装诱导低χ嵌段共聚物制备均孔膜第64-81页
    5.1引言第64-65页
    5.2实验部分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嵌段共聚物及添加剂的合成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聚合物及添加剂的表征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嵌段共聚物χ值计算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PS-b-PNIPAM聚合物膜制备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膜结构表征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膜性能测试第69页
    5.3结果与讨论第69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添加剂种类及含量对膜结构影响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PAA诱导嵌段共聚物微相分离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PAA分子量对膜结构影响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聚合物浓度对膜结构的影响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溶剂体系对膜结构的影响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膜的组成及性能测试第78-80页
    5.4本章小结第80-81页
第六章结论与展望第81-83页
    6.1结论第81-82页
    6.2展望第82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91页
致谢第91-92页
作者简介第92-94页
    1作者简历第92页
    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页
    3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第92-93页
    4发明专利第93-94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钯/铂基多元金属磷化物催化电解水性能研究
下一篇:刚性吡啶亚胺钴配合物在炔烃硅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