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理论 | 第12-22页 |
第一节 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 | 第12-15页 |
一、存款保险制度的经济学基础 | 第12-14页 |
二、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学基础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之争 | 第15-17页 |
一、存款保险制度的不足 | 第15-16页 |
二、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建议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存款保险制度的性质 | 第17-19页 |
一、存款保险制度的公共性 | 第17-18页 |
二、存款保险制度的社会性 | 第18-19页 |
三、存款保险合同的双重性 | 第19页 |
第四节 存款保险制度的价值和功能 | 第19-22页 |
一、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 | 第20页 |
二、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| 第20页 |
三、促进银行业的公平竞争 | 第20页 |
四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我国存款保险立法的进展与欠缺 | 第22-28页 |
第一节 我国存款保险立法的进展 | 第22-24页 |
一、我国存款保险立法的现状 | 第22-23页 |
二、我国存款保险立法的进展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我国存款保险立法的欠缺 | 第24-28页 |
一、不适应金融体制改革的趋势 | 第24-25页 |
二、不利于存款人利益的充分保障 | 第25-27页 |
三、不利于银行业间优胜劣汰竞争环境的建立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国外存款保险立法的经验及其启示 | 第28-42页 |
第一节 存款保险机构的目的与职能及其启示 | 第28-29页 |
一、存款保险机构的目的及其启示 | 第28页 |
二、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及其启示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存款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及其启示 | 第29-32页 |
一、组织形式的主要类型 | 第29-30页 |
二、组织形式主要类型的启示 | 第30-32页 |
第三节 存款保险机构的业务运作方式及其启示 | 第32-42页 |
一、关于存款保险业务的资金来源及其启示 | 第33-35页 |
二、关于存款保险业务的保费征收及其启示 | 第35-37页 |
三、关于存款保险的覆盖范围及其启示 | 第37-39页 |
四、关于存款保险的保护程度及其启示 | 第39-40页 |
五、关于存款保险的投保形式及其启示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完善 | 第42-51页 |
第一节 加快建立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| 第42-43页 |
一、降低金融风险的需要 | 第42页 |
二、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需要 | 第42-43页 |
三、银行业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| 第43页 |
四、国有银行转轨的需要 | 第43页 |
第二节 完善我国存款保险立法的基本思路 | 第43-46页 |
一、存款保险立法的宗旨 | 第44页 |
二、存款保险立法的形式 | 第44-46页 |
三、存款保险立法的模式 | 第46页 |
第二节 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具体设计 | 第46-51页 |
一、存款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资金来源 | 第46-47页 |
二、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 | 第47页 |
三、存款保险的覆盖范围 | 第47-48页 |
四、存款保险的投保形式 | 第48-49页 |
五、存款保险的保护程度 | 第49页 |
六、存款保险的保险费率 | 第49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6页 |
附录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