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略语表 | 第1-7页 |
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前言 | 第12-14页 |
文献研究 | 第14-26页 |
一《内经》“天人合一”思想 | 第14-15页 |
1“天人合一”思想溯源 | 第14页 |
2《内经》中的“天人合一”思想 | 第14-15页 |
二《内经》“六气”与“六淫”概念 | 第15-17页 |
三《内经》“六淫”致病特点 | 第17-18页 |
1 “六淫”致病与四时相关 | 第17页 |
2 “六淫”致病与地域环境相关 | 第17页 |
3 “六淫”性质不同致病部位不同 | 第17-18页 |
4 “六淫”常相兼致病 | 第18页 |
四《内经》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 | 第18-20页 |
五“六气”与“六淫”的现代认识 | 第20-23页 |
1 “六气”与“六淫”概念具有相对性 | 第21页 |
2 “六淫”概念具有病因病理双重性 | 第21页 |
3 “六淫”是病理表现的综合概念 | 第21-22页 |
4 “六淫”与现代气象学相关 | 第22页 |
5 “六淫”实质探讨 | 第22-23页 |
六“六淫”现代实验研究 | 第23-26页 |
1 寒邪的研究 | 第23-24页 |
2 湿邪的研究 | 第24页 |
3 火(热)邪的研究 | 第24页 |
4 风邪的研究 | 第24-26页 |
实验研究 | 第26-27页 |
一 技术路线 | 第26-27页 |
二 实验内容 | 第27页 |
实验一 不同外邪因素对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| 第27-32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27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27页 |
·药物及试剂 | 第27页 |
·主要实验仪器 | 第27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分组、造模 | 第27-28页 |
·一般情况的观察 | 第28页 |
·结果处理与统计方法 | 第28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28-31页 |
·饮食变化 | 第28-30页 |
·体重变化 | 第30-31页 |
·关节、皮肤变化 | 第31页 |
·大便情况 | 第31页 |
·精神状态、毛色及其它情况 | 第31页 |
4 讨论 | 第31-32页 |
实验二 不同外邪因素对小鼠血清IL-2、IFN-γ含量的影响 | 第32-35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32页 |
·药物及试剂 | 第32页 |
·主要实验仪器 | 第32-33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分组、造模 | 第33页 |
·标本的采集 | 第33页 |
·标本的检测 | 第33页 |
·结果处理 | 第33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33-34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34-35页 |
4 讨论 | 第35页 |
实验三 不同外邪因素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| 第35-40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36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36页 |
·药物及试剂 | 第36页 |
·主要实验仪器 | 第36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36-38页 |
·分组、造模 | 第36-37页 |
·标本的采集 | 第37页 |
·标本的检测 | 第37页 |
·结果处理 | 第37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37-38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38-39页 |
4 讨论 | 第39-40页 |
讨论 | 第40-46页 |
1 外邪致病模型的制作 | 第40-41页 |
2 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的制作 | 第41-42页 |
3 不同外邪因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| 第42-46页 |
·不同外邪因素对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·不同外邪因素对小鼠血清IL-2、IFN-γ含量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不同外邪因素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2-53页 |
中文详细摘要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