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

论寻衅滋事罪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绪论第7-11页
第一章 寻衅滋事罪概述第11-23页
 第一节 国外刑法关于寻衅滋事类犯罪的规定第11-12页
 第二节 我国关于寻衅滋事类犯罪的立法进程第12-16页
  一、历史沿革考察第12-13页
  二、立法意图考察第13-14页
  三、“寻衅滋事罪废止论”第14-16页
 第三节 寻衅滋事罪的概念第16-17页
 第四节 寻衅滋事罪的特征第17-23页
  一、寻衅滋事罪的“情节犯”特征第17-20页
  二、寻衅滋事罪的“扰乱公共秩序”特征第20-23页
第二章 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第23-32页
 第一节 寻衅滋事罪的犯罪主体第23-25页
  一、主体概述第23页
  二、寻衅滋事罪犯罪主体的“流氓人格性”特征第23-25页
 第二节 寻衅滋事罪的犯罪主观方面第25-27页
  一、犯罪动机和起因第25-26页
  二、“随意”、“任意”的认定第26-27页
 第三节 寻衅滋事犯罪的犯罪客体第27-28页
 第四节 寻衅滋事犯罪的犯罪客观方面第28-32页
  一、随意殴打他人,情节恶劣第28-29页
  二、追逐、拦截、辱骂他人,情节恶劣第29-30页
  三、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、占用公私财物,情节严重第30-31页
  四、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,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第31-32页
第三章 寻衅滋事罪的认定暨司法疑难问题分析第32-43页
 第一节 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、故意杀人罪的界定第33-37页
 第二节 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斗殴罪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等聚众类犯罪的界定第37-38页
 第三节 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的界定第38-39页
 第四节 寻衅滋事罪与强迫交易罪的界定第39-40页
 第五节 共同犯罪行为人对寻衅滋事后果应负的刑事责任第40-43页
结语第43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7页
致谢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我国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
下一篇:论商业贿赂犯罪的成因及对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