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0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页 |
·超级电容器的概述 | 第10-13页 |
·超级电容器的特点 | 第10-11页 |
·超级电容器的储能原理 | 第11-13页 |
·超级电容器的应用领域 | 第13页 |
·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碳材料 | 第13页 |
·金属氧化物 | 第13页 |
·导电聚合物 | 第13-14页 |
·氧化锰电极材料 | 第14-19页 |
·氧化锰电极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·氧化锰材料掺杂的研究 | 第17页 |
·介孔氧化锰电极材料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·本文设想和研究目的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氧化锰/13X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的研究 | 第20-28页 |
·引言 | 第20-2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1-23页 |
·实验药品及仪器 | 第21-22页 |
·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热处理 | 第22页 |
·工作电极的制备 | 第22页 |
·材料的表征 | 第22页 |
·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22-2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3-26页 |
·材料的晶形和形貌 | 第23-24页 |
·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24-26页 |
·本章结论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立方形介孔氧化锰的制备和表征 | 第28-37页 |
·引言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药品及仪器 | 第29-30页 |
·材料的制备 | 第30页 |
·材料的表征 | 第30页 |
·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3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6页 |
·XRD的表征 | 第30-32页 |
·SEM的表征 | 第32-33页 |
·N_2-吸附/脱附对样品的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热重 | 第35页 |
·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35-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棒状的介孔氧化锰的合成和表征 | 第37-44页 |
·引言 | 第3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3页 |
·XRD的表征 | 第37-39页 |
·N_2-吸附/脱附对样品的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SEM的表征 | 第40-41页 |
·透射电镜的表征 | 第41-42页 |
·热重 | 第42-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无定形介孔氧化锰的合成和表征 | 第44-50页 |
·引言 | 第4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4-49页 |
·XRD的表征 | 第44-46页 |
·SEM的表征 | 第46-47页 |
·N_2-吸附/脱附对样品的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