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8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11-16页 |
·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·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·评述 | 第16页 |
·研究思路、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、 | 第16-17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概述 | 第18-28页 |
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概念界定 | 第18-19页 |
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产生机理 | 第19-21页 |
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历程 | 第21-23页 |
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3-28页 |
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现状 | 第23-24页 |
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8页 |
3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分析 | 第28-36页 |
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 | 第28-30页 |
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风险高 | 第28-29页 |
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能力较差 | 第29-30页 |
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| 第30-32页 |
·可持续经营含义 | 第30-31页 |
·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的特殊性及层次 | 第31-32页 |
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2-36页 |
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外部环境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内部环境分析 | 第34-36页 |
4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 | 第36-49页 |
·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思路和评价方法选择 | 第36-38页 |
·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思路 | 第36页 |
·评价方法选择 | 第36-38页 |
·灰色聚类综合评判简介 | 第38-41页 |
·可持续经营能力关键因素评价指标设计 | 第41-43页 |
·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实例分析 | 第43-49页 |
·评价灰类和灰类阀值的确定 | 第44-45页 |
·评价指标取数域延拓值 | 第45页 |
·评价指标白化权函数取值 | 第45-48页 |
·灰色聚类评判结果分析 | 第48-49页 |
5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现可持续经营的路径选择 | 第49-60页 |
·信用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保障能力的改善选择 | 第49-53页 |
·提高对外部风险的抵抗能力 | 第50-51页 |
·优化担保业务风险的内控机制 | 第51-52页 |
·设置灵活的反担保措施 | 第52页 |
·建立高素质和专业的担保管理团队 | 第52-53页 |
·信用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的盈利模式选择 | 第53-56页 |
·风险与收益的匹配 | 第53-56页 |
·担保业务创新 | 第56页 |
·可持续经营的政策支持建议 | 第56-60页 |
·防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"政府化"倾向 | 第56-57页 |
·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风险补偿的政策选择 | 第57-58页 |
·完善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的监督和管理体系 | 第58-60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3页 |
·结论 | 第60-61页 |
·展望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附录 | 第67-68页 |
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