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城乡金融组织论文

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规范化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9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第10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0-15页
   ·本文框架及主要内容第15-1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7-19页
第2章 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产生——制度的视角第19-24页
   ·制度与金融制度第19-20页
   ·农村民间金融产生的根本原因——金融抑制第20页
   ·农村民间金融产生的制度动因——诱致性制度变迁第20-24页
     ·农村民间金融的产生——供给角度第21页
     ·农村民间金融的产生——需求角度第21-24页
第3章 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规范化的必然性第24-32页
   ·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概况及特点第24-27页
     ·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情况第24页
     ·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及特点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主要形式的比较第26-27页
   ·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比较优势第27-29页
   ·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存在的不规范问题第29-30页
   ·规范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的效应分析第30-32页
第4章 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规范化的国际借鉴第32-46页
   ·农村民间金融制度规范化模式一——民营银行第32-36页
     ·台湾地区的合会发展及特点第32-34页
     ·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及特点第34-36页
   ·农村民间金融制度规范化模式二——合作金融制度第36-43页
     ·德国合作金融制度的发展及特点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法国合作金融制度的发展及特点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美国合作金融制度的发展及特点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日本合作金融制度的发展及特点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德、法、美、日的合作金融制度的比较第41-43页
   ·农村民间金融制度规范化经验的启示第43-46页
     ·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范为民营银行的启示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范为合作金融制度的启示第44-46页
第5章 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民间金融制度安排第46-52页
   ·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范为民营银行的可行性第46-47页
   ·民营银行组织形式及比较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单一业主制、合伙制和公司制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单一银行制和分支行制第48-49页
   ·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范为民营银行的模式选择第49-52页
第6章 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间金融制度安排第52-57页
   ·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范为合作制金融的可行性第52页
   ·合作金融制度形式及比较第52-54页
     ·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和城市合作金融组织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单一目标型和多目标型第53页
     ·单一银行制和分支行制第53-54页
   ·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范为合作金融制度的模式选择第54-57页
第7章 规范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的环境建设第57-62页
   ·完善法律制度,使农村民间金融合法化第57-58页
   ·强化农村民间金融监管,使其规范化第58-62页
     ·建立和完善农村民间金融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完善审慎性监管制度第59页
     ·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第59-62页
结语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外应对金融危机政策措施比较研究--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例
下一篇: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