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缺陷与产品缺陷责任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有关产品缺陷的基本理论 | 第11-17页 |
一、我国产品的概念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| 第11-12页 |
二、产品缺陷的界定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| 第12-17页 |
(一) 产品缺陷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(二) 产品缺陷与产品瑕疵区别 | 第13-17页 |
第二章 产品缺陷的分类及认定标准 | 第17-23页 |
一、产品制造缺陷 | 第17-19页 |
(一) 制造缺陷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(二) 制造缺陷的认定 | 第18-19页 |
二、产品设计缺陷 | 第19-21页 |
(一) 产品设计缺陷的概念 | 第19-20页 |
(二) 对产品设计缺陷的解析 | 第20-21页 |
三、产品警示缺陷 | 第21-23页 |
(一) 警示缺陷的概念 | 第21页 |
(二) 警示缺陷的产生原因及种类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产品缺陷责任的辨析 | 第23-31页 |
一、产品缺陷责任的概念及性质 | 第23页 |
二、产品缺陷责任的主体 | 第23-25页 |
(一) 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 | 第23-24页 |
(二) 服务的提供者 | 第24页 |
(三) 营业执照的持有人或借用人 | 第24页 |
(四) 展销会的举办者或者柜台的出租者 | 第24页 |
(五) 广告经营者 | 第24-25页 |
三、产品缺陷责任的归责原则 | 第25-27页 |
(一) 产品缺陷责任应适用严格责任归责原则 | 第25-26页 |
(二) 从法律功能来分析 | 第26-27页 |
(三) 严格责任原则的优势与局限性 | 第27页 |
四、产品缺陷责任的当事人救济 | 第27-31页 |
(一) 司法救济 | 第27-29页 |
(二) 发展风险的国家补偿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我国产品责任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| 第31-37页 |
一、产品范围规定的不足与完善 | 第31-32页 |
二、产品责任法归责原则的不足和完善 | 第32-34页 |
(一) 关于我国产品责任法律体系及归责原则的缺陷 | 第32页 |
(二) 对我国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进一步完善 | 第32-34页 |
三、当事人救济的不足与完善 | 第34-35页 |
四、有关产品责任诉讼时效期间规定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| 第35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后记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