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政府公信力的群体性事件防治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9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·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群体性事件防治理论基础 | 第19-27页 |
·群体性事件及其特征 | 第19-21页 |
·群体性事件防治理论基础 | 第21-27页 |
第三章 新时期群体性事件分析 | 第27-37页 |
·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| 第27-30页 |
·新时期群体性事件发展趋势 | 第30-31页 |
·新时期群体性事件触发模式 | 第31-37页 |
·农村群体性事件 | 第31-33页 |
·高校群体性事件 | 第33-34页 |
·网络群体性事件 | 第34-37页 |
第四章 群体性事件成因—以政府公信力为视角 | 第37-45页 |
·政府公信力缺失引发群体性事件 | 第37-41页 |
·政府公信力结构缺陷 | 第41-43页 |
·信息交流机制的缺陷性 | 第41页 |
·利益协调机制的缺陷性 | 第41-42页 |
·利益保障机制的缺陷性 | 第42-43页 |
·政府公信力缺失缘由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提升政府公信力防治群体性事件 | 第45-51页 |
·完善法律,保障公民权益 | 第45-46页 |
·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| 第45-46页 |
·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| 第46页 |
·加强媒体宣传,加强沟通交流 | 第46-48页 |
·建立利益表达机制 | 第46-47页 |
·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| 第47-48页 |
·完善公共服务体系,维护群众利益 | 第48-51页 |
·明确政府职责 | 第48-49页 |
·治理损民害民现象 | 第49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