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趋势 | 第13-20页 |
| ·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| 第14-17页 |
| ·展演空间中声光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| 第17-20页 |
| ·研究方向 | 第20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框架 | 第20-2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研究框架 | 第21-23页 |
| 第二章 声光电一体化设计构成分析 | 第23-38页 |
| ·声光电一体化设计要素 | 第23-29页 |
| ·构成材料 | 第23-24页 |
| ·光色环境 | 第24-26页 |
| ·音效空间 | 第26-27页 |
| ·展演电控设备 | 第27-29页 |
| ·声光电一体化技术手段 | 第29-33页 |
| ·展演型技术 | 第29-31页 |
| ·交互型技术 | 第31-32页 |
| ·展演互动结合型技术 | 第32-33页 |
| ·声光电一体化界面设计 | 第33-35页 |
| ·以点击触摸形式为主的信息整合展演界面 | 第33-34页 |
| ·以互动游戏形式为主的趣味展演界面 | 第34页 |
| ·多媒体与展示物结合的多维界面 | 第34-35页 |
| ·沉浸式观看的虚拟空间界面 | 第35页 |
| ·声光电一体化设计的辩证思考 | 第35-38页 |
| ·高技术运用的"高能耗" | 第36页 |
| ·展演资源的"一次性消费" | 第36-37页 |
| ·空间信息量的局限性 | 第37-38页 |
| 第三章 声光电一体化设计的低碳优势 | 第38-46页 |
| ·声光电一体化设计的低能耗 | 第38-43页 |
| ·低能耗与生态设计 | 第38-41页 |
| ·低能耗与非物质化设计 | 第41-42页 |
| ·技术材料运用中的低能耗 | 第42-43页 |
| ·设计中的可循环利用 | 第43-45页 |
| ·可持续性的展演设备控制 | 第43-44页 |
| ·展演道具的重复性运用 | 第44页 |
| ·周期性展演材料的回收利用 | 第44-45页 |
| ·多变性信息资源的重复使用 | 第45页 |
| ·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四章 声光电一体化设计的高效传播与低碳 | 第46-59页 |
| ·声光电一体化设计中的高效传播实现 | 第46页 |
| ·"时-空"性与高效传播 | 第46-49页 |
| ·时空与视觉认知心理 | 第47页 |
| ·时空艺术的视觉暗示 | 第47-48页 |
| ·时空艺术的心理提示 | 第48页 |
| ·时空艺术的动态展示 | 第48-49页 |
| ·多容性与高效传播 | 第49-51页 |
| ·传播信息的符号化 | 第49-50页 |
| ·空间多媒介运用 | 第50-51页 |
| ·空间信息的多容 | 第51页 |
| ·交互性与高效传播 | 第51-54页 |
| ·自我认知与现实构建 | 第52页 |
| ·信息传播主体的交互 | 第52页 |
| ·信息传播客体的"仿像"特征 | 第52-53页 |
| ·信息传播媒介的互动性 | 第53-54页 |
| ·临境性与高效传播 | 第54-57页 |
| ·虚拟空间与空间意象 | 第55-56页 |
| ·"侵入式"虚拟环境 | 第56页 |
| ·"桌面式"虚拟环境 | 第56-57页 |
| ·高效传播的低碳体现 | 第57-58页 |
| ·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第五章 声光电一体化的低碳设计原则 | 第59-69页 |
| ·声光电一体化低碳设计原则 | 第59-66页 |
| ·全过程化设计原则 | 第59-60页 |
| ·空间多维化设计原则 | 第60-63页 |
| ·高技术与高情感互济原则 | 第63-65页 |
| ·信息高效集约化原则 | 第65-66页 |
| ·声光电一体化低碳设计的管理 | 第66-68页 |
| ·低碳设计过程管理 | 第66-67页 |
| ·低碳设计后期管理 | 第67-68页 |
| ·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第六章 基于低碳理念的声光电一体化设计实践 #59——以湘南起义纪念馆室内展示设计为例 | 第69-75页 |
| ·湘南起义纪念馆室内展示设计程序分析 | 第69-70页 |
| ·设计任务说明 | 第69页 |
| ·生态调查 | 第69页 |
| ·低碳评价 | 第69-70页 |
| ·低碳设计体现 | 第70页 |
| ·湘南起义纪念馆声光电一体化低碳设计建议 | 第70-72页 |
| ·全过程化设计 | 第70-71页 |
| ·多维化空间设计 | 第71页 |
| ·高技术与高情感的互济 | 第71页 |
| ·信息高效集约化 | 第71-72页 |
| ·湘南起义纪念馆声光电一体化设计应用与对策 | 第72-74页 |
| ·基于低碳理念的声光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| 第72-73页 |
| ·相关低碳设计对策 | 第73-74页 |
| ·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| ·研究总结 | 第75-76页 |
| ·展望 | 第76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-8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