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违约责任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基本理论 | 第11-30页 |
第一节 违约责任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内涵 | 第11-20页 |
一、违约责任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含义 | 第11-14页 |
二、违约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与相关制度之比较分析 | 第14-20页 |
第二节 违约责任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历史演进 | 第20-30页 |
一、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历史沿革 | 第20-26页 |
二、违约责任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历史发展 | 第26-30页 |
第二章 违约责任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 | 第30-39页 |
第一节 违约责任中惩罚性赔偿制度功能的概说 | 第30页 |
第二节 违约责任中惩罚性赔偿制度功能的具体探讨 | 第30-39页 |
一、补偿和安抚功能 | 第31-33页 |
二、惩罚和制裁功能 | 第33-34页 |
三、遏制和威慑功能 | 第34-37页 |
四、鼓励和激励功能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违约责任中的适用 | 第39-50页 |
第一节 违约责任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要件 | 第39-43页 |
一、主观要件 | 第39-41页 |
二、客观要件 | 第41-43页 |
第二节 违约责任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 | 第43-50页 |
一、恶意、欺诈违约 | 第44-45页 |
二、事先约定惩罚性损害赔偿 | 第45-47页 |
三、特殊合同关系 | 第47-50页 |
第四章 我国有关违约责任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及前瞻 | 第50-63页 |
第一节 我国有关违约责任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 | 第50-59页 |
一、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和《合同法》之惩罚性赔偿条款 | 第51-57页 |
二、《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》之惩罚性赔偿条款 | 第57-59页 |
第二节 关于完善我国违约责任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议 | 第59-63页 |
结语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附录 | 第67-68页 |
后记 | 第68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