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13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的理论概述 | 第16-19页 |
2.1 人才评价基本概念 | 第16页 |
2.1.1 人才评价 | 第16页 |
2.1.2 人才评价体系 | 第16页 |
2.2 人才评价技术方法 | 第16-17页 |
2.2.1 笔试 | 第16页 |
2.2.2 面试 | 第16-17页 |
2.2.3 评价中心 | 第17页 |
2.2.4 心理测验 | 第17页 |
2.3 石油工程管理人才及其能力特征 | 第17-19页 |
2.3.1 较高的专业素养 | 第17页 |
2.3.2 较强的个人能力 | 第17-18页 |
2.3.3 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19-28页 |
3.1 石西油田简介 | 第19页 |
3.2 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结构 | 第19-21页 |
3.3 工程管理人才评价对石西油田发展的重要性 | 第21-22页 |
3.3.1 是加强工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 | 第21页 |
3.3.2 是石西油田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| 第21页 |
3.3.3 有利于提高石西油田的核心竞争力 | 第21页 |
3.3.4 是石西油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工具 | 第21-22页 |
3.4 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现状 | 第22-23页 |
3.4.1 石西油田现行工程管理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2-23页 |
3.4.2 石西油田现行工程管理人才评价的方法概述 | 第23页 |
3.5 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5页 |
3.5.1 评价方法不科学 | 第23-24页 |
3.5.2 评价工具不便捷 | 第24页 |
3.5.3 评价小组构成不合理 | 第24页 |
3.5.4 评价要素和指标不完善 | 第24-25页 |
3.5.5 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 | 第25页 |
3.6 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存在问题的成因 | 第25-28页 |
3.6.1 认识上存在误区 | 第25-26页 |
3.6.2 人才评价管理机制不完善 | 第26页 |
3.6.3 人才评价体系未进行合理分类 | 第26-27页 |
3.6.4 参评者的评价缺乏客观性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8-42页 |
4.1 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| 第28页 |
4.1.1 目标一致性原则 | 第28页 |
4.1.2 独立性与差异性原则 | 第28页 |
4.1.3 可测性原则 | 第28页 |
4.1.4 可操作原则 | 第28页 |
4.2 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要素的设计 | 第28-30页 |
4.3 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指标的设计 | 第30-33页 |
4.3.1 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| 第30-31页 |
4.3.2 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 | 第31页 |
4.3.3 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31-33页 |
4.4 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权重的设计 | 第33-40页 |
4.4.1 加权的目的和原则 | 第33页 |
4.4.2 权值确定的方法 | 第33-34页 |
4.4.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| 第34-40页 |
4.5 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综合评价 | 第40-42页 |
4.5.1 评价指标设置合理适中 | 第40页 |
4.5.2 评价指标权重设计更加科学 | 第40-41页 |
4.5.3 体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工作的导向性作用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石西油田工程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实施的有效保障 | 第42-47页 |
5.1 加强工程管理人才评价实施的组织管理 | 第42-43页 |
5.2 确定适合的评价时机与周期 | 第43-44页 |
5.2.1 评价时机的确定 | 第43页 |
5.2.2 评价周期的选择 | 第43-44页 |
5.3 制定合理的评价计划及程序 | 第44-45页 |
5.4 选择恰当的评价工具 | 第45页 |
5.5 定性与定量的把握 | 第45页 |
5.6 准确的处理评价结果 | 第45-47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