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木材加工工业、家具制造工业论文--加工工艺论文--人造板生产论文

酶处理对麦秸纤维及其制板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

致谢第1-4页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·前言第11-16页
     ·我国木材资源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第12页
     ·麦秸人造板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木质微/纳米材料的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·木质微/纳纤丝及其特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·微/纳纤丝的制备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·木质微/纳纤丝复合材料研究现状第15页
     ·酶在人造板行业的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·酶及其作用机理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·酶在人造板行业的应用第16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及创新点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第17-19页
第二章 酶处理对麦秸纤维得率和还原糖浓度的影响第19-25页
   ·引言第19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·试验用原料和设备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·酶处理方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·纤维得率的测定第20页
       ·还原糖浓度的测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21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21-24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纤维得率和还原糖浓度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·pH 值对纤维得率和还原糖浓度的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时间对纤维得率和还原糖浓度的影响第23页
     ·酶用量对纤维得率和还原糖浓度的影响第23-2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三章 酶处理麦秸纤维胶合性能调控机理研究第25-45页
   ·引言第25页
   ·材料第25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25-29页
     ·表面接触角的测定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第27页
     ·化学成分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·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29-43页
     ·木聚糖酶处理条件对麦秸纤维润湿性的影响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·表面接触角与润湿性的关系第29页
       ·麦秸纤维的润湿性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 ·表面化学基团分析第32-36页
     ·麦秸纤维的表观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化学成分的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·DSC 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·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热反应特征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·麦秸纤维与脲醛树脂的热反应特征第40-4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3-45页
第四章 酶处理对麦秸纤维板性能的影响第45-61页
   ·引言第45-46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原料第46页
       ·麦秸纤维第46页
       ·木聚糖酶第46页
       ·脲醛树脂胶粘剂第46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·酶处理方法第46页
       ·麦秸纤维板的压制第46页
       ·工艺参数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·麦秸纤维板性能测试第47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7-59页
     ·施胶量的确定第47-48页
     ·酶处理条件对麦秸纤维板内结合强度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·酶处理条件对麦秸纤维板抗拉强度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  ·酶处理条件对麦秸纤维板24h 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第51-53页
     ·验证试验第53页
     ·麦秸纤维板的动态力学性能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·动态机械热分析的基本原理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·酶处理前后麦秸纤维板的动态力学性能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·频率对麦秸纤维板的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9-61页
第五章 酶处理麦秸纤维板的尺寸稳定性第61-71页
   ·引言第61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61-64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61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61-62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·饱和盐溶液的配置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·麦秸纤维板试件的准备第63页
       ·尺寸稳定性的测试第63-64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64-70页
     ·试验条件对长度变化的影响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·纤维不同处理麦秸板长度尺寸变化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·不同温度条件的麦秸板长度方向尺寸变化第66页
     ·试验条件对宽度变化的影响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·纤维不同处理麦秸板宽度尺寸变化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·不同温度条件的麦秸板宽度方向尺寸变化第67-68页
     ·试验条件对厚度变化的影响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·纤维不同处理麦秸板厚度尺寸变化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·不同温度条件的麦秸板厚度方向尺寸变化第69-7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六章 酶处理麦秸纤维板的吸湿与解吸特性第71-84页
   ·引言第71-72页
     ·平衡含水率第71页
     ·吸着等温线第71页
     ·吸湿滞后第71-72页
     ·关于吸着等温线的理论基础和数学模型第72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72-74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72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72-73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·饱和盐溶液的配置第73页
       ·麦秸纤维板试件的准备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·麦秸板吸湿等温线的测定第74页
       ·麦秸板解吸等温线的测定第74页
   ·GAB 模型第74-7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75-83页
     ·纤维不同处理麦秸板的吸湿与解吸等温线第75-77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麦秸板吸湿等温线的影响第77-78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麦秸板解吸等温线的影响第78-79页
     ·麦秸纤维板的吸湿滞后现象第79-81页
     ·麦秸纤维板GAB 模型的建立第81-8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3-84页
第七章 酶处理微/纳纤丝对麦秸纤维板胶合特性的影响机理第84-97页
   ·引言第84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84-87页
     ·材料与试剂第84页
     ·试验仪器与设备第84-85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·杨木纤维酶处理第85页
       ·超声波破碎法杨木微/纳纤丝的制备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·酶解杨木纤维得率的测定第86页
       ·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第86页
       ·红外光谱分析第86页
       ·X 射线衍射分析第86页
       ·麦秸纤维板的压制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·麦秸纤维板性能测试第87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87-96页
     ·纤维素酶预处理工艺的研究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·时间对酶处理作用的影响第88页
       ·酶用量对酶处理作用的影响第88-89页
     ·杨木微/纳纤丝的制备与表征第89-95页
       ·杨木微/纳纤丝的制备工艺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·杨木微/纳纤丝的表观分析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·X 射线衍射分析第92-94页
       ·表面化学基团分析第94-95页
     ·杨木微/纳纤丝对麦秸纤维板内结合强度的影响第95-9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6-97页
第八章 总结论第97-101页
参考文献第101-111页
作者简介第111页
发表的论文第111页
参与申请的专利第111-112页
详细摘要第112-118页

论文共11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家具机械作业事故与不安全因素研究
下一篇:等离子体技术调控稻秸表面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