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耶秦简中三类人群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7页 |
一 选题意义 | 第9页 |
二 研究现状 | 第9-15页 |
三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“新黔首”辨析 | 第17-30页 |
第一节 “新黔首”界定 | 第17-21页 |
一 “新黔首”的来源及组成 | 第17-18页 |
二 “故秦人”对新地的补充 | 第18-21页 |
第二节 对“新黔首”的管理 | 第21-30页 |
一 “新黔首”户籍登记与管理 | 第21-25页 |
二 “新黔首”与“故黔首”的区别管理 | 第25页 |
三 “新黔首”的身份待遇 | 第25-30页 |
第二章 寡为户辨析 | 第30-43页 |
第一节 寡为户及秦汉妇女爵位 | 第30-33页 |
一 里耶秦简中的寡为户 | 第30-32页 |
二 秦汉妇女的爵位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寡为户的权益 | 第33-37页 |
一 对爵位的继承 | 第33-36页 |
二 对家产的继承 | 第36-37页 |
第三节 寡为户的社会责任 | 第37-43页 |
一 寡妇垦田 | 第37-39页 |
二 寡妇“赀钱” | 第39-43页 |
第三章 “君子子”辨析 | 第43-52页 |
第一节 “君子子”与“君子” | 第43-45页 |
一 睡虎地秦简和岳麓秦简中的“君子” | 第43-44页 |
二 传世文献所见“君子子”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“学为伪书案”和里耶秦简中的“君子子” | 第45-52页 |
一 “学为伪书案”中的“君子子” | 第45-47页 |
二 里耶秦简中的“君子子” | 第47-50页 |
三 “君子子”身份 | 第50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