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目的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目的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1.4.1 研究方案 | 第15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理论概述 | 第16-21页 |
2.1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定义与特征 | 第16-18页 |
2.1.1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定义 | 第16页 |
2.1.2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特征 | 第16-18页 |
2.2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及风险管理 | 第18-21页 |
2.2.1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 | 第18-19页 |
2.2.2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规划与识别 | 第21-29页 |
3.1 建筑工程风险规划 | 第21页 |
3.2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识别 | 第21-29页 |
3.2.1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识别依据 | 第21-22页 |
3.2.2 筑施工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| 第22-24页 |
3.2.3 承包商风险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2.4 工程承包合同风险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2.5 业主风险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2.6 其他方面的风险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估 | 第29-40页 |
4.1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分析 | 第29-30页 |
4.1.1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分析的概念 | 第29页 |
4.1.2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分析的主要任务 | 第29-30页 |
4.2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评估 | 第30-36页 |
4.2.1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评估的概念 | 第30页 |
4.2.2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 | 第30-36页 |
4.3 层次分析法 | 第36-40页 |
4.3.1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| 第36-37页 |
4.3.2 指标值的确定 | 第37页 |
4.3.3 一致性检验 | 第37-39页 |
4.3.4 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9-40页 |
第5章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防范与对策 | 第40-46页 |
5.1 政治风险的防范 | 第40-41页 |
5.2 经济风险的防范措施及基本对策 | 第41-43页 |
5.3 业主资信调查的防范措施及基本对策 | 第43页 |
5.4 自然风险的防范措施及基本对策 | 第43-45页 |
5.5 合同风险的防范措施及基本对策 | 第45页 |
5.6 成本风险的防范措施及基本对策 | 第45-46页 |
第6章 彰武汇海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 | 第46-63页 |
6.1 项目概况 | 第46-48页 |
6.1.1 公司概况 | 第46页 |
6.1.2 项目基本情况 | 第46-47页 |
6.1.3 工程特点 | 第47-48页 |
6.2 彰武汇海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价 | 第48-52页 |
6.2.1 本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| 第48-49页 |
6.2.2 风险因素的判断矩阵 | 第49页 |
6.2.3 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| 第49-50页 |
6.2.4 二级指标组合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| 第50-51页 |
6.2.5 指标项组合权重 | 第51-52页 |
6.2.6 项目风险分析结论 | 第52页 |
6.3 彰武汇海建筑施工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| 第52-63页 |
6.3.1 彰武汇海建筑施工项目经济风险应对策略 | 第52-55页 |
6.3.2 彰武汇海建筑施工项目自然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 | 第55页 |
6.3.3 彰武汇海建筑施工项目成本险识别及应对策略 | 第55-56页 |
6.3.4 彰武汇海建筑施工现场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 | 第56-63页 |
结论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