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药用作物论文--草本论文--多年生论文

“精准药材”定向培育研究--以何首乌为例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英文缩略语第11-12页
前言第12-13页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-26页
    1.1“精准医学”和“精准药材”的概念第13页
    1.2 定向培育研究进展第13-14页
    1.3 何首乌的研究进展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何首乌资源分布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何首乌化学成分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何首乌药理作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何首乌的功效物质基础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何首乌潜在的肝毒性物质第18-19页
    1.4 何首乌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种质与产地环境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种植技术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采收时间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初加工技术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不同部位第20-21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21-26页
第二章 论文总体设计第26-35页
    2.1 立题依据与研究背景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中医药“精准医学”与“精准药材”的发展趋势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“定向培育”理念及其在中药材中的应用前景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何首乌药材的重要价值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建立何首乌定向培育体系需从多个环节入手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本课题的研究和意义第27页
    2.2 研究目标第27-28页
    2.3 研究内容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不同产地何首乌药材产量和质量特征及形成机制解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关键栽培技术对何首乌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采收时间对何首乌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初加工技术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何首乌不同空间部位质量差异研究第28页
    2.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不同产地何首乌药材产量和质量特征及形成机制解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关键栽培技术对何首乌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不同采收期何首乌的产量及质量分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何首乌初加工方法和不同空间部位研究第29-30页
    2.5 主要测定与分析方法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产量测定指标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分子测定方法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含量测定方法第32-35页
第三章 不同产地何首乌药材产量和质量特征及形成机制解析第35-50页
    3.1 试验设计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验材料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测定及分析方法第37页
    3.2 何首乌三大种植区的产量比较第37页
    3.3 不同产地何首乌4类组分含量与组成比例差异分析第37-45页
    3.4 何首乌野生品和栽培品质量对比第45页
    3.5 影响不同产地何首乌质量的环境因子解析第45-46页
    3.6 影响不同产地何首乌质量的种质因素解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序列特征及单倍型分布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单倍型的系统发育关系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不同单倍型各类组分的差异分析第48页
    3.7 小结与讨论第48-50页
第四章 关键种植技术对何首乌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第50-63页
    4.1 试验设计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试验材料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试验田间布置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试验测定指标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2页
    4.2 打顶高度对何首乌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打顶高度对何首乌产量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打顶高度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4.3 搭架模式对何首乌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搭架模式对何首乌产量的影响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搭架模式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4.4 3414追肥对何首乌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氮、磷、钾肥料试验对何首乌产量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氮、磷、钾肥料试验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第60-62页
    4.5 小结与讨论第62-63页
第五章 采收时间对何首乌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第63-73页
    5.1 试验设计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试验材料及处理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试验测定指标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5.2 不同采收时间何首乌单株干重与亩产量结果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5.3 采收时间对何首乌4类组分含量的影响第65-72页
    5.4 小结与讨论第72-73页
第六章 初加工技术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第73-84页
    6.1 试验设计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6.2 不同干燥方式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第75-77页
    6.3 何首乌干燥过程中的指标性成分变化规律第77-78页
    6.4 不同切制规格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第78-80页
    6.5 发汗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第80-81页
    6.6 小结与讨论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6.6.1 不同干燥方法对何首乌4类组分的影响分析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6.6.2 干燥过程中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6.6.3 何首乌切制规格的选择建议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6.4 何首乌产地鲜切的可行性分析第83-84页
第七章 不同空间部位何首乌质量差异研究第84-88页
    7.1 试验设计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试验测定方法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7.1.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84页
    7.2 何首乌不同空间部位质量的差异分析第84-86页
    7.3 小结与讨论第86-88页
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第88-91页
    8.1 结论与讨论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8.1.1 产地方面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8.1.2 田间种植技术方面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8.1.3 采收期方面第89页
        8.1.4 初加工技术方面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8.1.5 不同空间部位方面第90页
    8.2 展望第90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93页
致谢第93-94页
个人简历第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敲降MBD2基因对K562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影响
下一篇:GPR3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