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硅酸盐工业论文--玻璃工业论文--各种玻璃产品论文--技术玻璃论文

页岩飞灰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熔融制备的微晶玻璃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3页
1 绪论第13-43页
   ·能源形势第13页
   ·油页岩资源及其应用第13-17页
     ·油页岩特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油页岩资源概况第14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油页岩开发利用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·页岩灰渣资源化利用必要性和意义第17-19页
     ·页岩灰渣产量情况第17页
     ·页岩灰渣环境污染问题第17-18页
     ·页岩灰渣资源化利用的深远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·页岩灰渣资源化研究进展第19-25页
     ·生产水泥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成型制砖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合成吸附剂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烧制陶粒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制备填充剂第24-25页
   ·页岩灰渣熔融处理第25-40页
     ·灰渣熔融处理技术第25-28页
     ·灰渣熔融产物的资源化利用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废渣微晶玻璃概述第29-33页
     ·废渣微晶玻璃研究进展第33-40页
   ·本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40-41页
   ·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路线第41-43页
2 页岩飞灰重金属富集特性研究第43-57页
   ·引言第43页
   ·试验部分第43-45页
     ·试验原料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试验仪器与药品第44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·油页岩—页岩飞灰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第45-52页
     ·重金属总含量分析第45页
     ·重金属形态含量分布第45-49页
     ·页岩飞灰重金属富集特性第49-50页
     ·重金属形态迁移PCA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·油页岩—页岩飞灰重金属毒性评估第52-55页
     ·重金属毒性评估模型介绍第52-53页
     ·重金属综合毒性模型STI第53-54页
     ·重金属毒性评估第54-55页
   ·小结第55-57页
3 页岩飞灰熔融试验第57-70页
   ·试验原料第57页
   ·试验设备第57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57-62页
     ·原料配制第57-59页
     ·基础玻璃制备第59页
     ·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微晶玻璃制备第60页
     ·X射线衍射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·扫描电镜分析第61页
     ·体积密度和吸水率测试第61页
     ·抗压强度分析第61页
     ·耐腐蚀性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·重金属浸洗试验第62页
   ·页岩飞灰熔融特性第62-70页
     ·基础玻璃特性第62-64页
     ·熔体特性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 ·共熔融机理研究第66-68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68-70页
4 碱度对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70-81页
   ·碱度对页岩飞灰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第70-72页
     ·玻璃析晶理论第70页
     ·不同碱度玻璃质熔渣的析晶行为第70-72页
   ·碱度对微晶玻璃晶相及含量的影响第72-75页
   ·碱度对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第75-78页
   ·碱度对微晶玻璃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第78页
   ·碱度对微晶玻璃耐腐蚀性的影响第78-79页
   ·碱度对微晶玻璃重金属浸出性的影响第79-80页
   ·小结第80-81页
5 热处理时间对页岩飞灰微晶玻璃的结构和性能第81-97页
   ·热处理制度第81页
   ·核化时间对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81-86页
     ·核化时间对微晶玻璃晶相特征的影响第81-84页
     ·核化时间对微晶玻璃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第84-86页
   ·晶化时间对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86-95页
     ·晶化时间对微晶玻璃晶相特征的影响第86-89页
     ·晶化时间对微晶玻璃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第89-93页
     ·晶化时间对微晶玻璃耐腐蚀性的影响第93-94页
     ·晶化时间对微晶玻璃重金属浸出性的影响第94-95页
   ·小结第95-97页
6 硅酸盐晶体固化重金属机理分析第97-116页
   ·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第97-101页
     ·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第97-98页
     ·密度泛函理论第98-101页
   ·计算软件第101页
   ·计算方法第101-102页
   ·模型构建第102-106页
   ·计算结果与分析第106-115页
   ·小结第115-116页
7 结论与展望第116-118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116-117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117-118页
创新点摘要第118-119页
参考文献第119-127页
作者简历第127-128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28-129页
致谢第129-131页

论文共13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层状镁铝氢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阻燃性研究
下一篇:SPG乳化法制备微胶囊负载钯催化剂及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