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动物医学(兽医学)论文--兽医基础科学论文--家畜免疫学论文

三种牛干扰素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鉴定

摘要第9-10页
英文摘要第10-11页
1 前言第12-19页
    1.1 干扰素概况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干扰素的来源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干扰素的分类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IFN-α家族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IFN-τ家族概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干扰素应用第14页
    1.2 免疫球蛋白概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免疫球蛋白结构及分类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免疫球蛋白G结构特点及生物学功能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免疫球蛋白G应用第15页
    1.3 人工修饰干扰素与干扰素融合蛋白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长效干扰素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杂合干扰素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-19页
2 材料与方法第19-33页
    2.1 材料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质粒、宿主菌、动物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细胞、病毒、血清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抗体、试剂、仪器第19-20页
    2.2 方法第2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三种干扰素融合蛋白实验设计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牛IgG恒定区的克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干扰素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干扰素融合蛋白表达及纯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BoIFNα、BoIFNα/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Western Blot鉴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干扰素融合蛋白抗病毒活性测定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干扰素融合蛋白理化性质测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干扰素融合蛋白细胞毒性测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干扰素融合蛋白体外半衰期测定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0 干扰素融合蛋白体内半衰期测定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1 统计分析第32-33页
3 结果与分析第33-51页
    3.1 牛IgG恒定区的克隆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牛IgG恒定区的PCR扩增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重组质粒pMD18-T-BoIgCγ的构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BoIgCγ基因的序列分析第34页
    3.2 干扰素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pET30a-BoIFNα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pET32a-BoIgCγ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pET30a-BoIFNα-IgCγ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pET32a-BoIFNα/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pET32a-BoIFNα/τ-IgCγ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pET30a-BoIFNα-IgγFc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9-41页
    3.3 干扰素融合蛋白表达及纯化第41-42页
    3.4 BoIFNα、BoIFNα/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Western Blot鉴定第42-43页
    3.5 干扰素融合蛋白抗病毒活性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干扰素融合蛋白在不同细胞上抗VSV活性测定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干扰素融合蛋白抗牛源病毒活性测定第44页
    3.6 干扰素融合蛋白理化性质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胰酶敏感性测定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酸碱敏感性测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温度敏感性测定第45-46页
    3.7 干扰素融合蛋白细胞毒性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3.8 干扰素融合蛋白体外半衰期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8.1 BALB/c小鼠50%血浆稳定性测定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8.2 SD大鼠50%血浆稳定性测定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8.3 牛50%血浆稳定性测定第48-49页
    3.9 体内血浆剩余干扰素活性分析第49-51页
4 讨论第51-54页
    4.1 重组干扰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51页
    4.2 干扰素融合蛋白的研究第51页
    4.3 三种干扰素融合蛋白理化性质第51-52页
    4.4 三种干扰素融合蛋白抗病毒活性第52页
    4.5 三种干扰素融合蛋白细胞毒性测定第52-53页
    4.6 三种干扰素融合蛋白半衰期测定第53页
    4.7 干扰素融合蛋白应用前景第53-54页
5 结论第54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不同结构型式催化剂汽提器性能对比实验研究
下一篇:立管方箱式常压加热炉流动和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