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药学论文--药理学论文

基于机器学习方法预测药物代谢稳定性的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引言第9-26页
    1.1 药物的代谢稳定性研究的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基于不同方法的药物体外、体内代谢的研究综述第10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药物的代谢稳定性的实验方法综述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药物的体外代谢稳定性指标及分析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药物的体内代谢的药代动力学指标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机器学习方法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介绍第17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机器学习方法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问题和挑战第24-25页
    1.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价值第25-26页
第2章 基于新的特征选取方法在SVR中预测化合物血浆半衰期第26-4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6-28页
    2.2 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第28-29页
    2.3 方法与模型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分子描述符和分子指纹计算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特征选择与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KernelPCA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基于SVR的预测模型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基于分子指纹的Hierarchical聚类分析第34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分析第3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数据的统计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描述符MIV值及与半衰期的相关系数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基于绝对MIV排序的特征选择和组合结果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PCA和KernalPCA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最终选择的描述符构建SVR模型的预测性能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距离与预测精度的关系第46页
    2.5 本论文的研究和前人研究的对比第46-48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3章 基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子结构识别其在人体内的半衰期长短第49-7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9-51页
    3.2 数据收集与整理第51页
    3.3 方法与模型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分子描述符和分子指纹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理性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以及半衰期长短的分割点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递归分割算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模型的评估方法第54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分析第54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药物半衰期和给药途径之间的关系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药物半衰期和疾病性质之间的关系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药物半衰期和分子的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不同分子指纹对NB模型预测结果精度的影响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NB中使用不同半衰期分割点的预测效果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使用NB方法识别长、短半衰期的药物第62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使用RP方法识别长、短半衰期的药物第71-7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第4章 总结及展望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3页
致谢第83-85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路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意义
下一篇:DHA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