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8-1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9-35页 |
1.1 肝脏的免疫学特征 | 第19-21页 |
1.1.1 肝脏的生理结构 | 第19-20页 |
1.1.2 肝脏免疫细胞 | 第20-21页 |
1.2 肝脏NK细胞 | 第21-28页 |
1.2.1 肝脏NK细胞亚群 | 第22-23页 |
1.2.2 肝脏NK细胞的功能 | 第23-25页 |
1.2.3 肝脏NK细胞的发育及其调控 | 第25-28页 |
1.3 IFN-γ对造血细胞发育的影响 | 第28-33页 |
1.3.1 IFN-γ对造血干细胞稳态的调节 | 第29-30页 |
1.3.2 IFN-γ调控髓系细胞发育 | 第30-31页 |
1.3.3 IFN-γ对淋巴系细胞发育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1.4 CD8~+T细胞与NK细胞的相互调控 | 第33-35页 |
1.4.1 NK细胞对CD8~+T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| 第33-34页 |
1.4.2 CD8~+T细胞对NK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| 第34-35页 |
第2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35-53页 |
2.1 实验动物 | 第35页 |
2.2 实验试剂 | 第35-40页 |
2.2.1 动物实验的相关试剂 | 第35页 |
2.2.2 细胞分离的相关试剂 | 第35-36页 |
2.2.3 细胞培养的相关试剂 | 第36页 |
2.2.4 流式细胞术检测的相关试剂 | 第36-39页 |
2.2.5 分子生物学试剂 | 第39页 |
2.2.6 质粒提取和ELISA相关试剂 | 第39-40页 |
2.3 实验器材 | 第40-41页 |
2.4 实验方法 | 第41-53页 |
2.4.1 小鼠单个核细胞分离 | 第41-43页 |
2.4.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 | 第43页 |
2.4.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分子 | 第43-44页 |
2.4.4 细胞凋亡检测 | 第44页 |
2.4.5 磁珠分选技术 | 第44页 |
2.4.6 中抽提取质粒 | 第44-45页 |
2.4.7 Elisa检测IFN-γ浓度 | 第45-46页 |
2.4.8 小鼠联体手术 | 第46-47页 |
2.4.9 细胞转输 | 第47页 |
2.4.10 胎肝细胞向LrNK细胞发育分化的体外诱导 | 第47页 |
2.4.11 LrNK细胞的体外培养与trans-well实验 | 第47-48页 |
2.4.12 基因鉴定小鼠 | 第48-49页 |
2.4.13 OP-9细胞复苏、传代和冻存 | 第49-50页 |
2.4.14 E13.5天胎鼠胎肝细胞分离 | 第50页 |
2.4.15 肝脏驻留NK细胞RNA抽提 | 第50-51页 |
2.4.16 统计分析 | 第51-53页 |
第3章 IFN-γ调节肝脏驻留NK细胞的发育分化 | 第53-75页 |
3.1 引言 | 第53-55页 |
3.2 实验结果 | 第55-72页 |
3.2.1 IFN-γ调节肝内造血前体细胞的稳态 | 第55-59页 |
3.2.2 IFN-γ促进肝脏驻留NK细胞发育 | 第59-60页 |
3.2.3 IFN-γ信号缺失导致肝脏驻留NK细胞减少 | 第60-67页 |
3.2.4 过表达IFN-γ使LrNK细胞数量恢复 | 第67-69页 |
3.2.5 IFN-γ对肝脏驻留NK细胞的作用依赖T-bet | 第69-72页 |
3.3 讨论和总结 | 第72-75页 |
3.3.1 肝脏微环境对肝脏驻留NK细胞发育分化的重要性 | 第72页 |
3.3.2 IFN-γ细胞来源的分析 | 第72-73页 |
3.3.3 IFN-γ和T-bet对肝脏驻留NK细胞发育分化的调控 | 第73-75页 |
第4章 CD8~+T细胞促进肝脏驻留NK细胞成熟 | 第75-89页 |
4.1 引言 | 第75-76页 |
4.2 实验结果 | 第76-87页 |
4.2.1 CD27~+肝脏驻留NK细胞可以向CD27~-肝脏驻留NK细胞分化 | 第76-79页 |
4.2.2 CD8~+T细胞缺失导致CD27~+肝脏驻留NK细胞增加 | 第79-81页 |
4.2.3 CD8~+T细胞促进CD27~+肝脏驻留NK细胞向CD27~-肝脏驻留NK细胞分化 | 第81-87页 |
4.3 讨论和总结 | 第87-89页 |
4.3.1 CD27分子对于不同NK细胞亚群的意义 | 第87页 |
4.3.2 CD8~+T细胞调控肝脏驻留NK细胞发育分化的机制 | 第87-88页 |
4.3.3 CD8~+T细胞对肝脏驻留NK细胞功能的影响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-10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