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世纪中国文学—新闻“两栖写作”流变论
中文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8-29页 |
一、蔚为大观的“两栖写作” | 第10-21页 |
二、“两栖写作”研究现状 | 第21-24页 |
三、“两栖写作”研究试图探索的几个问题 | 第24-29页 |
第一章“两栖写作”的“春笋时节” | 第29-59页 |
第一节 现代报刊催生文本新样态 | 第30-38页 |
第二节 新写实文体的传承与流变 | 第38-49页 |
第三节 作家的新闻意识与叙事张力 | 第49-59页 |
第二章“峥嵘岁月”的上下求索 | 第59-103页 |
第一节 政治文化生态催生“两栖写作” | 第59-70页 |
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盛行与“两栖写作” | 第70-90页 |
第三节“战争书写”的生成与流变 | 第90-103页 |
第三章 共和国旗帜下的“价值航标” | 第103-133页 |
第一节 政治归属与写作倾向 | 第104-109页 |
第二节 唱响新中国的主旋律 | 第109-118页 |
第三节 歌颂与批判的变奏曲 | 第118-133页 |
第四章“破茧”之后的开新与守正 | 第133-162页 |
第一节 主体回归与记者转场 | 第133-140页 |
第二节 启蒙语境开新求变 | 第140-153页 |
第三节 守正固本和而不同 | 第153-162页 |
第五章“两栖写作”的共生与互补 | 第162-181页 |
第一节 和合共生的近缘性 | 第162-167页 |
第二节 新闻内核与文学演绎 | 第167-174页 |
第三节 文学介入与新闻魅变 | 第174-181页 |
结语 | 第181-1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5-19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192-193页 |
后记 | 第1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