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电力电子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逆变器并联及其环流抑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1.2.1 逆变器并联研究概述 | 第12-15页 |
1.2.2 环流抑制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逆变器数学模型及传统下垂控制分析 | 第19-39页 |
2.1 逆变器的模型分析 | 第19-24页 |
2.1.1 逆变器的主电路及其数学模型 | 第19-23页 |
2.1.2 三相逆变器的并联结构 | 第23-24页 |
2.2 逆变器的传统电流控制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3 逆变器的下垂控制方法 | 第26-37页 |
2.3.1 下垂控制现状 | 第26-29页 |
2.3.2 逆变器的输出功率特性 | 第29-31页 |
2.3.3 下垂控制理论基础 | 第31-34页 |
2.3.4 传统下垂控制的理论分析 | 第34-35页 |
2.3.5 仿真分析 | 第35-3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3章 零序环流的分析与抑制方法 | 第39-61页 |
3.1 引言 | 第39-40页 |
3.2 并联系统的零序环流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2.1 零序环流的产生 | 第40-42页 |
3.2.2 死区产生的零序环流 | 第42-43页 |
3.3 零序环流的数学模型 | 第43-48页 |
3.3.1 零序环流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模型分析 | 第43-46页 |
3.3.2 环流的功率分析 | 第46-48页 |
3.4 基于虚拟阻抗的零序环流抑制方法 | 第48-57页 |
3.4.1 传统电压环和电流环的分析 | 第48-51页 |
3.4.2 反馈系数对环流的影响分析 | 第51-53页 |
3.4.3 基于虚拟阻抗的下垂控制策略 | 第53-57页 |
3.5 仿真分析 | 第57-6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4章 并联逆变器的非零序环流研究 | 第61-77页 |
4.1 引言 | 第61页 |
4.2 三相逆变器在瞬时对称分量法的数学模型 | 第61-65页 |
4.2.1 瞬时对称分量法 | 第62页 |
4.2.2 三相负载在瞬时对称分量下的模型 | 第62-64页 |
4.2.3 逆变器的瞬时对称分量模型 | 第64-65页 |
4.3 三相逆变器在不平衡条件下工作的原因 | 第65-68页 |
4.3.1 电网不平衡对环流的影响 | 第65-67页 |
4.3.2 负载侧不平衡对逆变器的运行影响 | 第67页 |
4.3.3 三相逆变器的参数不对称对并联运行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4.4 三相逆变器的非零序环流及抑制方法 | 第68-74页 |
4.4.1 环流的瞬时对称分量法表达式 | 第68-70页 |
4.4.2 非零序环流的抑制策略 | 第70-74页 |
4.5 仿真分析 | 第74-76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77-78页 |
5.2 工作展望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5页 |
攻读硕士期间所做工作及科研成果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