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--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--大气评价论文

株洲建宁经济开发区扩区规划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1 绪论第12-18页
    1.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目的及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第12-13页
    1.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背景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意义第15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案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技术路线第17-18页
2 规划环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方法第18-25页
    2.1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和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2.2 规划分析和大气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第19-20页
    2.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选择设计和结论第20页
    2.4 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评价因子筛选方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现状监测的布点方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现状评价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大气容量计算方法第22-25页
3 株洲建宁经济开发区扩区概况第25-39页
    3.1 自然状况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地理位置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地形、地貌及地质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气象气候第26-27页
    3.2 扩区总体规划概述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扩区基本情况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扩区四至范围第27-29页
    3.3 主导产业发展定位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电子信息产业第31页
    3.4 发展目标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总体目标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产业发展目标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阶段目标第32页
    3.5 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规划第32-34页
    3.6 用地规划第34-36页
    3.7 环境保护与低碳建设规划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环境保护规划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低碳建设规划第36-37页
    3.8 数据来源第37页
    3.9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4 扩区大气污染质量评价及预测第39-65页
    4.1 扩区主要大气污染源调查和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4.2 扩区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污染气象特征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废气污染源预测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大气污染物汇总第47-48页
    4.3 扩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常规监测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现状监测第48-51页
    4.4 扩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51-55页
    4.5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预测模型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AERMOD模型简介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污染源参数要求第55-56页
    4.6 扩区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扩区建设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57-59页
    4.7 大气环境容量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4.8 扩区主要环境现状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8.1 环境保护目标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8.2 入园企业情况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8.3 目前园区的环境问题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8.4 总量控制指标建议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8.5 实施总量控制措施第64页
    4.9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5 大气环境风险评价分析第65-72页
    5.1 风险识别第65页
    5.2 风险影响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5.3 风险防范措施第66-68页
    5.4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企业应急措施方案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园区应急措施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应急救援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应急状态的终止和善后计划措施第7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1-72页
6 结论与建议第72-74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2-73页
    6.2 建议第73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80页
致谢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幼儿园儿童家具安全性研究及设计应用--以中房瑞致万婴幼儿园为例
下一篇:不同处理措施下香根草对铅锌矿尾矿生长的适应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