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贸易经济论文--各国对外贸易论文--中国对外贸易论文--海关及关税论文

通关一体化下通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--以广州海关为例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、研究目的、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论文选题的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风险管理文献综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风险管理文献综述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海关风险管理文献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文献分析评述第17页
    1.3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1.4 本文可能的贡献及不足之处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文可能的贡献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文不足之处第18-20页
第二章 海关风险管理基本理论第20-29页
    2.1 海关风险的概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海关风险的定义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风险的分类及表现形式第20-21页
    2.2 海关风险管理的概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海关风险管理的定义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海关风险管理的历史回顾第21-22页
    2.3 通关风险管理基本理论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通关风险的定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风险特征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通关风险管理的定义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通关风险管理的特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通关风险管理的分类第24页
    2.4 通关一体化的定义第24-25页
    2.5 通关一体化的意义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通关一体化是海关落实党和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通关一体化是海关实现执法统一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通关一体化降低企业成本,减少手续,提升海关监管效能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通关一体化能更好地防控海关管理风险、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缓解海关监管资源不足与货运量日益增长的矛盾第27-29页
第三章 通关一体化下通关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-35页
    3.1 通关一体化下通关风险管理面临的形势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口岸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的挑战日益突出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新型贸易业态迅猛发展,走私犯罪日趋复杂化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海关风险管理领域人才成长渠道单一,专家型人才的短缺第29-30页
    3.2 通关一体化下通关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整合机构、调整职能,综合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仍需完善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风险参数体系亟需建立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通关时间短、成本低,企业走私违法可能性增加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关区限制被打破,海关执法统一性要求更严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海关信息化、数据化应用能力还有待提升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隶属海关功能调整需同步推进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实行企业自报自缴,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更高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企业信用评级结果与改革融合度有待提高第33-35页
第四章 通关一体化下通关风险管理现状分析—以广州海关为例第35-42页
    4.1 广州海关概况介绍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广州海关点多、面广、线长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广州海关风险防控中心的基本情况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广州海关近三年业务逐年增长,监管任务日益繁重第36-37页
    4.2 广州海关通关风险管理现状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以风险分析监控中心为主要平台,开展风险防控工作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开展实施以“随机”与预定式相结合的分类分级布控模式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加大科技投入,强化对进出口企业物流监控第38页
    4.3 通关一体化模式下广州海关通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风险管理机制集约化程度低,业务运行畅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风险管理大数据应用水平不高,资源整合与利用不足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风险研判不够精准,企业分类标准待完善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风险处置的协同不够,防控体系不够科学、规范和完善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风险管理闭合链条不健全,成果转化不充分第40-41页
    4.4 通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自身管理体制制约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海关科技运用水平不高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企业趋利本性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第41-42页
第五章 通关一体化模式下完善通关风险管理对策研究第42-49页
    5.1 明确风险防控中心的定位和职责第42-43页
    5.2 构建机制运行顺畅、科学合理的风险防控体系第43页
    5.3 强化科技应用,提升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、智能化水平第43-45页
    5.4 优化“双随机”的推广应用第45页
    5.5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,筑牢以信用为核心的进出口监管体制基础第45-46页
    5.6 学习借鉴国外海关企业通关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第46-48页
    5.7 加强能力建设,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廉洁的队伍第48-49页
小结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后记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轻资产企业并购估值风险及其防控研究--以蓝色光标并购博杰广告为例
下一篇:基于风险导向的海关稽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