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2-15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2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2-14页 |
三、本文拟作出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电影收益权资产证券化概述 | 第15-21页 |
第一节 电影收益权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和特征 | 第15-17页 |
一、电影收益权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二、电影收益权证券化的特征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电影收益权法律性质厘定及其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适格性 | 第17-20页 |
一、电影收益权的法律性质厘定 | 第17-19页 |
二、电影收益权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适格性 | 第19-2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我国电影收益权证券化实践以及存在的法律问题 | 第21-28页 |
第一节 我国电影收益权证券化实践 | 第21-24页 |
一、上市公司通道模式 | 第21-22页 |
二、基金公司通道模式 | 第22-23页 |
三、互联网金融平台通道模式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我国电影收益权证券化实践存在的法律问题 | 第24-26页 |
一、电影收益权转让的效力 | 第24页 |
二、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合法性 | 第24-25页 |
三、票房造假的法律规制缺失 | 第25-26页 |
四、“跨市场操作”的法律规定不明 | 第2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我国电影收益权证券化的典型案例分析——《叶问3》 | 第28-40页 |
第一节 电影收益权转让的效力 | 第28-31页 |
一、未来债权转让效力的理论分析 | 第28-30页 |
二、国内电影收益权转让的法律规定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分析 | 第31-34页 |
一、互联网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模式 | 第31-32页 |
二、《叶问3》案中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的风险 | 第32-34页 |
三、互联网平台进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法律规制 | 第34页 |
第三节 票房造假的法律规制 | 第34-37页 |
一、票房造假的法律构成要件 | 第35-36页 |
二、票房造假的法律规制 | 第36-37页 |
第四节 跨市场操作的法律规制 | 第37-39页 |
一、目前国内有关操纵市场行为的法律规制 | 第37-38页 |
二、《叶问3》案中的操纵市场行为分析 | 第38-3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我国电影收益权证券化法律规制的完善建议 | 第40-45页 |
第一节 电影收益权证券化中基础资金池的法律规制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规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证券化业务的方式 | 第41-42页 |
第三节 电影主管机构与金融市场的联动监管 | 第42-4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致谢语 | 第50页 |